20190121为什么读吴军《态度》一书?
【见】这周在坚持星球小程序打卡中,分享了原腾讯副总裁吴军老师首部个人成长类著作《态度》一书。
这本书是吴军老师给正在上大学和高中的女儿们的家书,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理解并赚取财富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洞察世界,人生等哲学问题,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感】这些建议或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十多年来参与大学管理和在世界一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或源自其尊崇的智者成功经验,对渴望自我精进,加速成长的读者有着极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所以很庆幸能读到书的精华。
吴军老师认为,由于处事的态度不同,起点差不多的人会不断分化,进而拉开命运的差距。
【思】那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大致有两类内容,一类是她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她们希望得到一些建议,比如第一次工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另一类是她们最终会面对的一些问题,作者会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和她们谈一谈。
作者给孩子的建议,一小部分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大部分则是转述其他,特别是作者心目中的那些智者的观点。
【行】接下来开启读书吧。
20190122和孩子沟通时的四个心得
【见】阿德勒总结了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的课题,交往的课题,爱的课题,面对各类课题,怎么解决呢?沟通是其中都要做的事情,而且我们每天都在做,那作为父母,怎么与孩子沟通呢?
【感】吴军在他的《态度》一书,分享和子女沟通时的四个心得,讲的非常实用。
【思】具体哪四方面心得呢?
第一. 明确子女不是家长的私有财物,而是上天给父母带来的最好的礼物,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
有了这个前提,就能够平等地进行沟通。
作者在书中提到毛泽东主席以及美国国父富兰克林和杰斐逊对待年轻人的态度,这些伟人明确了孩子们是未来的社会栋梁,精英和领导者,而不是当下的领导者,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而是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最糟糕的教育莫过于用上一代人落伍想法来教育这一代人,让他们去领导下一代人。
第二.虽然子女和自己在基因上有传承关系,但是不要将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转嫁给子女 ,特别是要求他们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家长要不断精进,以此影响孩子。
作者非常赞同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
注意你的做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作者又加了一句: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
从某种程度讲,孩子的命运在父母向孩子发脾气,并且传递给他们坏习惯时,就已经决定了。
第三.同一件事,对不同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好和不好的建议,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
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情急躁,办事不周全,而冉有性格谦逊,办事却犹豫不决。
因此,当他们问孔子有一件好事是否该做时,孔子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回答。
对于子路,孔子让他先听听父兄们的意见。对于冉有,孔子让他马上行动。
第四.沟通需要是双向的。
很多时候,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发表意见更重要。
在一些问题上,孩子的想法不仅很合理,而且能够给长辈带来很多启发。
【行】现在我们了解了这四方面,那我们再跟孩子沟通时,就可以引导自己,平等沟通,不断精进,同时因人而异给予不同建议,更好的倾听孩子,这样孩子会有更多被尊重感,从而更从容的接受建议,面对人生。
《态度》三本书围绕以下6个主题展开:
人生哲学,洞察世界,对待金钱,人际关系,有效学习,做人做事。
20190123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见】我们经常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听到关于积极乐观对我们的重要性。
【感】的确如此,乐观的人生态度比什么都重要,乐观就像自证预言那样,再困难的事情也越来越有希望。
【思】那怎么才能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呢?吴军老师在态度一书中,分享了4方面的观点。
1. 不断地接受教育,与时俱进。
学习,获得新知,了解世界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因此,吴军老师一直提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2. 有理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人无理想,就会厌倦当前的生活,快乐也就无从谈起;有理想却不采取行动,不去做,又会失望,苦闷。
因此,有理想和身体力行相辅相成,同时具备,就是快乐的源泉。
3. 与人相处共事,尽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吴军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和谐少争,无争是不可能的。做到少争还是有可能的。
在一个集体中,不要妄自尊大,看轻他人,这样就容易与人相处,减少矛盾,自然也就容易得到快乐。
4. 看透人生。坦然有激情。
人最终必须看透很多事情。
吴军对女儿的期望就是女儿能在学校里过得快乐,相比女儿的快乐,取得好成绩是次要的。
长远来讲,吴军期望看到女儿一辈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乐观,做一个快乐的人。
【行】乐观不仅让我们快乐,更能让我们战胜困难,有希望走下去,所以让我们一起乐观起来吧,不管遇到什么,多转念一想,坏事变好事~
20190124幸福的来源
关于幸福,作者有以下两个观点。
其一,生命通过基因传承而延续,大部分研究幸福学的学者都认为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来源之一,它远比暂时的男欢女爱,财富和虚荣更让人类具有长久的幸福感。
因此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过基因一代代延续时,会不自觉地展开会心的微笑。
不过这种幸福任何动物都有,人终究还有高于其他动物的追求,那就是人的存在和行为可以给世界留下烙印或者创造快乐。
当我们得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给世界带来或多或少的正面影响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其二,人生是一条河。
一条河的水量由它的长度,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决定。
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如此。
有些人当下的影响力非常大,受影响的人很多,但是未必长远。有些人则如同一条很长的河,影响力绵长持久。
20190125如何拥有抵制诱惑的定力
【见】当我们准备看书的时候,很容易被一条微信打扰,而不自觉刷手机一小时。当我们准备减肥时,很容易被一口美味的蛋糕而选择享受完美味再说。
【感】吴军在其家书《态度》中,指出了抵御诱惑的两个方法,实用有效。
【思】具体哪两个方法呢?
1.最根本的方法是有一个长远的大目标。
这个目标要有意义,让你愿意为之努力。
因为它很大,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于是你的关注点和精力都聚焦在这个目标上了,渐渐就会对玩电子游戏这样的诱惑失去兴趣。
2.如果你说追求一个长远的目标并非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第二个能让你摆脱像玩电子游戏那样上瘾的事情的方法就是做一些有成就、有回报的事情。
比如你照顾一下花草,几周后它们就能绽放,你看了会赏心悦目,这就是劳动的回报。
比如你把玩iPad的时间用来锻炼30分钟,消耗足够多的卡路里,让你敢多吃两口美食,也是回报。有回报的事情和造成上瘾、受到伤害的事情常常没有交集。
原因很简单,任何回报都不能白白得来,需要付出努力,甚至有些时候要逆着自己的欲望行事。
比如你想在数学考试多得几分,就要付出努力。
如果你的方法得当,随后就会有所回报。
这时候你能同样获得快感和成就感,它和打赢游戏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你如果想再次获得这样的快感,就要得到更好的成绩,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很多人不愿意付出,也坚持不下来,更不用说有瘾了。
但提高成绩是有真正回报的,在获得快感的同时,还会真正提升你的能力,让你变得更强大。
【行】抵御诱惑的定力:长远目标,有成就有回报的事情。
20190126成功是成功之母
【见】我们经常听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在吴军老师的态度一书中讲到了成功是成功之母。
【感】如果你遇到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难时,你一般有两个选择,一是回避这种困难,二是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能否克服这个困难。
【思】一群年纪相仿的人在小时候没有太大差距,或许在别人的帮助下克服了,或许自己克服了,总之把问题解决了,那么他就能往前走了。
另一些人或许因为没人帮助,也没有人告诉他们需要怎样克服困难,总之退缩了,就在原地停留了。
这样的事情其实每天都会发生,态度不同,结果不同,日积月累,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人在年轻的时候,需要做成几件事,并且通过这些成功的过程,学会取得成功的方法。
一个人如果做一件事失败了,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是第二次哪怕他离成功再近,都有可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
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因此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行】不要小看每次都猜中的人,这种人更容易成功。
20190127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多么经典的一句广告词,很实在讲到了最好和更好的关系。虽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断接近完美,但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
【感】的确如此,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不会为了最后的一点点工作而劳心伤神,以至于永远无法把它们做完。就会明白持续改善的重要性。
【思】持续改善究竟收获有多少呢?
大部分时候,一次更好的改进让我们获得两成收益,两次这样的改进就可以获得四成收益,而我们自认为最完美的改进,不过让我们获得三成收益而已。但我们付出的时间却多之又多。
随着我们的认识不断进步,会发现过去认为的完美其实并不完美。
2+2>3的道理谁都懂,做事情不怕慢,就怕停。
【行】先做成一件事再完美。很多人虽然做的不完美但一直在做成事情,所以他一直在赢,虽然之前觉得他们并没做好每一件事。现在明白了,成功是成功之母,先做成再完美,最好是更好的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