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尔王》,想必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曾被无数次搬上舞台,可谓少有的精品。而看过《李尔王》的读者,很多人对于莎翁所欲表达的主旨并不是很清晰明了。
在全剧落下帷幕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呢?为什么坏人总能笑到最后呢?
但是,这只是《李尔王》给人们的直观感受,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其中的细节,就会发现:严格意义上讲,《李尔王》其实并不能算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在其悲剧结尾的背后,莎翁其实是向世人传达了善良与忠诚的可贵。
这两种美德,可以让曾经高傲、不可一世的李尔王低下头颅重新正视自己。
而最后,也正是善良和忠诚的闪光,让《李尔王》这部作品,得到了最大的升华。
在《李尔王》一剧中,李尔王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我们在看《李尔王》的时候,可以清晰的发现,李尔王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结合体。
通过旁白我们可以知道在此之前的李尔王是一个极其开明的君主,但在剧中,李尔王一开始的形象则是极为昏聩。
而莎翁之所以在开篇,让李尔王以昏聩的形象登场,也是有其用意的。目的就是要着重表现李尔王从恶到善的转变过程。
李尔王由恶到善的转变过程,也并非一瞬间的顿悟,而是受尽了两名长女的折辱后方才有所感悟。
一直到结尾部分,小女儿考狄利娅的死,彻底净化了李尔王的灵魂,此时的李尔王才算真正完成了由恶到善的转变。
在本出戏的开始,就是李尔王将国土分封给女儿们的这一幕,这也正是戏剧人物冲突的第一个高潮。
在这一幕中,李尔王听了长女次女的谄媚之辞不禁心花怒放,非常草率地就将肥沃的国土连同百姓赐给了二人,显然,李尔王并没有看过中国历史,不然应该知道这是人君的大忌。
而最可悲的是,李尔王只相信那些谄媚的语言,而不重视女儿们的行动,而他最宠爱的小女儿考狄利娅原本就是“行动的巨人,语言的矮子”。
虽然她默默地爱着自己的父亲,但却耻于像她两个姐姐那样用肉麻而假大空的语言无限夸大自己对父王的爱。因此她客观坦诚同时真情流露的言辞,不仅未能令听惯了阿谀奉承之辞的李尔王感动分毫,反而让自己的父王对其勃然大怒,适得其反。
李尔王不仅剥夺了她全部的继承权,还宣布永远与其断绝父女关系,李尔王无情无义的表现就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年老昏聩”来为其开脱了。
接下来忠心事主的肯特伯爵冒死进谏,却被李尔王下令驱逐出境。
剧情发展到这里,读者显然已经意识到,李尔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暴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的草率决定必然会给其带来不幸的恶果,再加上对考狄利娅和肯特悲惨遭遇的同情,读者是很乐意看到他咎由自取、众叛亲离的下场的。
接下来李尔王受到两个女儿虐待的情节让大家感到异常“解恨”,但当李尔王流落荒野的那一刻开始,则开始慢慢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同情。
在这个过程中,李尔王的思想开始松动,他已经认清了两个长女虚情假意的真面目,同时也对自己喜闻谄媚之辞的缺点进行了反省,善的因素此时悄然回到了这位年迈者的身上。
一直到李尔王在荒野碎衣裸形的那一刻,他一边撕扯剥脱自己的衣服一边说:“万物皆如是,吾等亦难免;衣饰取于兽,丝麻借于蚕;覆体问于羊,香料有麝涎。……解衣松纽扣,裸身向自然”。
在这里,衣服所代指的并不仅仅是普通的衣服,同时还是君主的服饰、王权的象征。李尔王剥去了衣服,就等于是与过去的自己彻底决绝,在悲痛和屈辱中,李尔王获得了新生。
在莎翁一生所创作的诸多戏剧作品中,《李尔王》被公认为是最杰出的代表剧目之一。
在这一剧目中,虽然充斥的是血腥黑暗的场面,满屏都是悲观伤感的情调,但其所着力突出的是对人性回归的赞美。
读者虽为考狄利娅的不幸结局而扼腕叹息,但正是通过由她所代表的诚实正义的一方,通过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最终还是获得了胜利。
虽然为了最后的一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最终邪恶还受到了惩处,正义得到了伸张,所表达的仍不失为人性中乐观积极的一面。
可以这么说,考狄利娅慨然赴死的那一刻,丧钟已然在为邪恶长鸣。
人性回归、善定胜恶,这就是这部戏的主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尔王》是一部披着悲剧外衣的喜剧,虽然该剧没有国人喜闻乐见的父女君臣最终欢聚一堂的大团圆式结局。
但是正义、忠诚、人性和孝亲在历经艰难险阻后最终胜利会师,这也正是这部作品最大的闪光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