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三叠书,分别是没看完的、看完的、和没看过的。
留在鹰潭的书翻了翻没看完组多是散文和社科类的(《浮生六记》是气的看不下去的)。看完组都是小说,尤其全靠《平凡的世界》、《福尔摩斯全集》、《三体》这三个大项目撑起了高度。没看过组就成员比较复杂,古今中外的小说杂文社科都有。
前天成功把《我与地坛》已到了中间组,也算是丰富了此叠的品种多样性,算是大功一件。
最近两天又开始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心神不宁的,所以也看的很慢,但感触却不少。
一是,之前看人评论刀尔登说“中国杂文,鲁迅、王小波之后,幸好还有刀尔登。”,在我仅仅看的这两章里,确实感受到了和看刀尔登作品时,相同的思辨力和略带幽默感的讽刺,对生活中一些看似常态的事件和情绪都能剖析的鞭辟入里。但两相比较的话,王小波的文字“易吃”很多,刀尔登的文章,看着过瘾,却也看着吃力。
写到这突然想起来潘老师说的“喜欢刀尔登的人有挺有学问。”,看来为了配得上喜欢刀尔登,我还要多学、多问。早日能理直气壮的觉得自己是个有学问的人。
(其实为表亲切和喜爱,一直想称呼刀尔登为“刀老”,但在王小波前面这样称呼,怎么都觉得不太合适,遂放弃。)
第二个感想是,不论是格子的文章里、史铁生的书内、还是王小波的笔下,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观点,也是我进来的感受。无论在何种境遇中,阅读、思考和求知的乐趣都是无法被剥夺的,并且这种乐趣是能够支撑你走下去的强大动力。
终于找到了这一天的《人民日报》乘着还没有到12点,还能再看一章,就可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