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来拿过手机,看到一条新闻,国民演员李崇霄去世,年仅51岁。50多岁被称为艾服之年,多年的知识积累,经验沉淀,正是事业有成之时,英年早逝,家庭失去了支柱,社会失去了栋梁。
禁不住想起2021年黯然神伤,2021年春天,一位以前工作单位女同事经过5年透析后,终于摆脱病痛折磨,终年50周岁。这年的初秋我曾经的至亲仅仅三个月,肝硬化离开了,终年53周岁。我的同学,一家大公司的CEO突发心梗走了,终年52周岁。春节前两天,一位同事的老公确诊重症肌无力半年离开了人世,终年53周岁。
小时候听说谁家有人过世,好像都是老年人,还不懂死亡是什么,只知道这个人上天了,再有见不到了,也没有什么感触。长大后再遇到这类事情都是同龄人的父母居多,只感觉他们失去了爸爸妈妈,挺可怜的,吃穿大不如从前了 ,也不会想太多。现在面临的都是同龄人的离开,才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是不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这类事情才越来越多,还是现在死亡年轻化?
今年我对自己的健康,饮食特别的关注,怕身体出现任何状况,任何的不舒服都会让我浮想联翩,把大脑里仅有的那点医学点滴对号入座,我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没有资格生病,都想佛系生活,都会安慰他人遇事想开看开,都说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但是我们真能做到吗?常运动,戒烟酒,不生气,莫熬夜这些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还是要谈的。
那位女同事爱打麻将切脾气暴躁,麻将场场不落,甚至打通宵,发起脾气摔碗掀桌子;那位至亲生活无节制,从来不体检且吸烟过量;那位CEO为了事业每天应酬不断饮酒过量,不醉不归;那位同事的老公多年在外做生意,奔波在全国各地,常年昼夜颠倒,饮食睡眠无规律。事业有成的先玩命挣钱,然后拿钱买命,浑浑噩噩的醉生梦死,糟践身体。奉劝四五十岁的同龄人,我们正是上有高堂健在,下游子女事业未成,为了我们的至亲至爱,也要照顾好自己,只有我们好好的,我们的亲人才能好好的 ,那个温馨幸福的家需要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