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我经常会看到周围人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会发生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教育误区。
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可是当孩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时,父母却给予厉声呵斥;
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可是当父母遇到不乐意做的事情时,谎话总是顺口就来;
教育孩子要从事高科技行业才有出息,可是又不停地带孩子参加各种的艺术学习班;
教育孩子要为自己而活,寻找自己人生的价值,可是总是习惯性地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较;
……
父母的两面派做法,会把孩子弄得迷茫,无所适从,心力交瘁。
工作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能同时有两人以上的人来指挥工作,否则我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
如果我们只有一只手表,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一旦拥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手表,有时却无法确定是几点。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
培养孩子也是一样,不能同时给予两种价值观,否则他会陷于矛盾与混乱中。
邻居家的小冉,今年15岁,因为“被迫”忙于备考,小冉放学后基本不回家,抓紧时间赶去另一个地方学习,双休日也不能休息,晚上常常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到公园玩过。”小冉每次路过公园都会遗憾地这么说。
最终小冉中考没考上重点高中,基本的绘画技能证书也没考过,自己对前途也是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特长什么,喜欢什么……就这样本该自由自在的美好童年时光就这样结束了!
很多父母以为样样学,可以培养孩子多才多艺,结果呢,让孩子在没有一个准确定位的人生道路上疲于奔命,更多的精力浪费在以后不会用到的特殊技能的学习上,真正有用的也可能因此而耽误了,最终导致了样样学,样样松。
不论父母的期望怎样的美好,都不是孩子自己的。
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才能,让孩子能够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建立唯一的价值观,只拥有一只“手表”。
珍妮·古道尔喜欢研究野生动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研究数学、物理,而是到非洲森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珍妮的父母懂得把选择手表的自由决定权留给孩子自己。
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最可能实现的目标或许是最好的,不虚夸。
大家都听过卢浮宫失火只能抢一幅画的故事,最佳的答案不是救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莎》,而是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却往往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赞许自然是令人高兴的,一旦自己的表和他人的不一致,就会像大摆钟,总是徘徊在自己的内心和他人的看法之间。
孔子一生名扬古今,其宣扬的就是“忠”,“恕”二字。“忠”就是忠于自我,忠于自己的内心,勇于实现自我。
年前遇到一位全能神信仰者,更令我意外的是她竟是位大学生,了解了她的过去,我知道了她曾受过很大的伤害,无意中全能神走进了她,给她伸出了援手,渡她一程。然而,她却因全能神被送入了看守所。面对他人背后的指指点点,我问她,一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了信仰却入了看守所,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吗?她摇摇头,眼神坚定,说,不后悔!
对于信仰,我保持中立态度。但我尊重那些坚守自己的价值和信念的人,不因他人的喝彩和反对而调整自己的手表 。
每个人有各自的价值观,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求同存异。
作为父母,教育孩子时,切记,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手表的时间和自己的时间不同而混乱了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