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8@100告别

38@100告别

作者: 夏花争妍 | 来源:发表于2017-04-07 22:08 被阅读0次
    左:李玲   右:我

    第一次理解告别的意义是在我的14岁。

    1998年的9月,我去外地求学。母亲和舅舅提前一天把我送到洛阳的大姨家。第二天,由姨夫和舅舅带着我去学校报到。那时候,还不通高速,我们从早上6点多开始坐大巴,一直到下午3点左右才到达车站。在乘坐去学校的出租车上,播放着张艾嘉的《爱的代价》,“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那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曲,那种惆怅的情绪在我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共鸣,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长大了。

    在外求学的第一个学期,脑海里基本上只有一个字“家”。那时候日记上写的最多的都是对家的思念,对母亲的眷恋。青春期的我迫切的渴望用分别来证明自己的成长,可真正离开之后,才知道家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后来,慢慢的适应了这种生活,在学校也有了要好的朋友,那个叫李玲的女孩永远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

    李玲和我一样都是贫苦家里的孩子,并且,我们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相同的家庭背景让我们的友谊迅速升温。中午一起晒着太阳吃5毛钱一块的饼,晚上一起伴着月亮分享1块钱的水煎包,倔强的我们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自尊。

    毕业前一天,我俩一起逛街,买了好多好多的零食,一路走一路吃,我们还在商场买了一模一样的水笔。我们边走边讨论三年在我们人生中的意义,看似漫长的三年,只不过是我们生命长河中一段短暂的时光。

    毕业后我回了老家,她去了东莞。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她的来信,在信里我一点点了解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心理历程。再后来,她买了小零通,于是,我们就隔三差五的煲电话粥。那个时候,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分享不完的心思。有一次,我差点就投奔她了,可终究没有。再后来,手机越来越普及了,通讯越来越发达了,而我们之间的联系却断了。

    现在,我还是很怀念她。不知道现在的她是否还是那么开朗爱笑,笑声是否还是那样清脆爽朗? 不知道是谁为她穿上了嫁衣,是谁把她的长发盘起?不知道在为人母的年纪,她有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不知道她现在在做什么工作,现在的生活是否是她曾经向往的?有些人,好像就是用来忘记的,她出现在你的生命中,给你温暖,给你关爱,给你欢乐,然后又转身消逝在生命的长河中,留给你无限的伤感和想念。

    到现在,我还是很想念她,好几次都想找到她,可都无从找起。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别,来不及说谢谢,来不及说再见,转眼已消失于人海,再也无处寻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8@100告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ek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