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好说爱国爱民爱党,说虚的容易,落实起来难,我却从作家李木生身上看到了这种爱的落实:首先要爱自己的家乡。
他的家乡是孔孟之乡的济宁,作家的李木生便舍得花费大工夫去研究与宏扬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部分。在他退休的十几年里,分别创作并出版了《布衣孔子》、《孔子传》、《人味孔子》与《孟子!孟子!》等,甚至还专门为中国的青少年写出了《我不是圣人:孔子的故事》由中华书局出版。而他的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布衣孔子》,则被人民出版社列为中国四九年以来的101种经典图书再版。
李木生更将自己带着热腾腾心血的笔触,伸向孔孟之乡的山山水水。写出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寻味峄山》、《孔林随想》、《在山水与皇帝之间:孔尚任评传》、《武氏祠里的汉画像石》、《泗水泉林》、《杏坛》等重要文章与专著《曲阜三孔:朝圣之旅》。这些文章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或转载后,都为深入宣传孔孟之乡作出了一个作家的贡献。难怪中国著名的评论家雷达先生会这样评说李木生的这些散文:“现在写散文的人很多,但真正写出特色,见出风骨,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心胸为之一扩的却不多。我认为,山东的李木生是近年来少数几个让我过目难忘的作者之一,他的每篇东西都有独特追求,都有所寄托,都竭力发掘着对象的文化底蕴,并把作家主体尽力投掷进去,燃烧成一片文字的火焰,化为一股生命的激流。作为山东人,他有明显的齐鲁文化背景,仁学可能是他的文化观的最后一道防线,他带着这样的眼光看世界,看延安,看峄山,看一切,去发掘民族灵魂的根由,观照民族精神的美质,遂使他的散文有种特殊的文化意味和超越具象的文化深度。”
对于孔孟之乡的人物,李木生更是一往情深。他与摄影家孙伟等一起,自费用了两年的时间,东奔西走,拍摄采写并出版了大型图书《济宁当代文化名人》一书。对乔羽、孔德懋、袁士硕等一大批济宁籍的文化名人进行抢救式地搜集整理拍摄创作,也填补了济宁市文化建设的一项空白。就是对于已逝的济宁文化大家如诗人孔孚,他都会一遍遍地研读作品,并写下万字长文《中国新诗史上的两座山峰:孔孚与昌耀》。对于济宁百姓,特别是那些沉没于底层的小人物,李木生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他的手头已经写出包括残疾青年董业冰在内的四十多位民间的“金子”,正准备以《济宁百姓》为名出版。以他的说法:“我就是要为家乡的这些小人物树碑立传!”
作家的李木生,退休后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当是对于青藏铁路建设的采访与写作。已经近六十的年纪,抱着肠胃不好的毛病,踏上了青藏高原。真有点出生入死豁出去的感觉,每一个工点、每一段铁路,他都一一深入到现场之中,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在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海拔五千多米),为了取得工人们的信任,平时不喝酒的他也与工人们以小土碗痛饮到被陪同行者硬硬地架开。写成的长篇报告文学《天堑变通途》,被《报告文学》杂志头题刊出后,又被《新华文摘》转载并入选《新世纪优秀报告文学选》,感动了无数人。特别是在作品引起重大影响之后,中国作协、铁道工程建设总公司又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专门召开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作品研讨会,得到了评论家雷达、阎纲、刘茵与中宣部新闻局刘汉俊副局长等热烈好评。只是与李木生聊起这件事时,他却幽默地一笑,告诉我:“我是有点私心的,因为这篇报告文学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咱济宁人、上了东方之子、被称为青藏铁路精神活标本的周玉成。他作为一个工程局的党委书记,心脏安了五个支架,却不顾个人安危,十上风火山隧道,鼓舞与慰问建设者,并与他们同吃同住。后来,李木生又专门写了一篇感人泪下的散文《以命相许一一个老兵与青藏铁路的故事》,登在《人民日报》上。
我每每读到他笔下的那些孔孟之乡的小人物与含着无限情意的孔孟之乡的山水,总有一种感动的潮水在心上涌起。年近七十的李木生,也曾经为这些书写而遭遇困难与波折,但他不悔也不后退,他说:“家乡就是你爱我爱才更加地可爱起来,而一个一个的家乡连接起来,就是我们整个的祖国了。”
作者简介:
刘永远,笔名耕夫,原名刘远,中学教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语文》编辑。北京新未来科技教育集团英美留学部主管。济宁孟母堂壹作文培训创办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