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电东送在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多,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总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实施时间
2001年到2010年
建设背景
提出西电东送设想至少已有20年的时间(1986年),电力部门付诸实施也已有10多年时间(1996年)。

实施“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变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有关部门规划,“ 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
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二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西电东送”通道;
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西电东送”通道。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投资最大,工程量最大。从2001年到2010年,西电东送项目的总投资在5265亿以上(不包括三峡电站)。西电东送在中国版图上可谓“遍地开花”,同时开工的工程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单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也是罕见的。在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如此大规模的电源、电网建设也从未有过。顾名思义,西电东送重点在“送”,要送就要有通道。西电东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格局。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等省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为西部省区把电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将改变东西部能源与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对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与其他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相比,西电东送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它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退”的战略构思。

三大通道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十五”期间,“西电东送”将形成北、中、南三路送电线路:北线由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5年后将向京津冀地区送电270万千瓦;中线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5年后将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西电东送”还将带动中国设备制造业、电力施工业、建材业等的发展。
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厂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以及云南、贵州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输送到广东。[2]
预期效果
我国西南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缺乏开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缺乏能源。积极开发我国西南水电,实施西电东送是开发西部,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建议国家将其列为西部开发的重点。
1.促进西部经济发展
可以迅速带动西部交通、水泥、钢材、机电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2.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国的水电开发程度约为10%-18%(前者按电量算、后者按装机算),远低于世界平均22%的水平和发达国家50%-100%的水平。水电是清洁能源,积极开发水电将有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懋振表示,西电东送有效促进了西部地区把能源资源的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南方地区电力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临挑战
第一,利益分配问题。由于电网企业垄断电力上网权、下网权、调度权,以及上网发电企业的处罚权,资源地有关方面少有话语权,电力压价上网问题突出,水电价格尤显过低,资源地电力资源优势不能合理转化为经济优势,西电东送中一大块利益流向了企业,而未能有效造福资源地人民。
第二,交易机制问题。由于电网企业垄断电力统购权、配售权和结算权,使电力市场中两个最主要的主体即发电企业(生产者)和电力用户(消费者)被隔离,供求信息和价格信号等不能及时相互有效传递,未能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电价水平及上下游产品比价关系被扭曲,影响资源地有关方面西电东送的积极性。应加大对中间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改变输电地发电方的弱势地位,避免电价合同不能真正执行到位。
第三,市场监管问题。由于电网企业在电力规划、投资、价格、市场准入等方面有极大影响力,对电力市场具有排它性控制力,使政府有关市场监管者对其监管很难到位,从而使资源地人民期待公平享受西电东送利益的信心日益削弱,部分老百姓意见频出,不少人对电力改革能否继续有效进行提出质疑,对西电东送的发展前景感到忧虑。
为了使西电东送这一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能够得到持续有效实施,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西电东送中存在的问题,更要尽力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积极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电力工业体系而不懈努力。
加快电力体制改革,重点要加快破除电网行政性垄断改革。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历时已经十年,关于加快电网改革的呼声日益提高,同时关于如何进行电网改革的分歧也日益明显。在关于是一张网还是多张网、输配分开还是输配一体等问题上争论日益增多。其中,不少人将输配分开、配售分开误认为是拆分全国电网,将打破电网垄断与建设全国统一稳定电网相对立,将维护电网安全与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相对立,误认为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必然会影响电网安全。因而改革阻力很大。
本文摘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