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阳光房中青菜一片青翠,隔三两天回去薅一次。今天走到半路,看到三个男人就在离所在乡政府不远的路边,用木棒翻捣着烧纸。那堆纸数量可观,一半是黑灰,一半还在呼呼燃烧。风助火势,红红的火苗一窜老高,灰也漫天飞舞。不知是为何而烧,许是家有新丧,亦或某位至亲祭日。烧纸作为习俗,不想评价,只是选在路边,委实不是烧纸的地儿。反正也没人管,他们就图个方便了。
看到这一幕,想起韩愈有首诗,名为《题木居士》,这样写道: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唐时耒阳地方有座“木居士”庙,贞元末年,韩愈路过这里,见此处香火鼎盛,来祈福还愿的人络绎不绝,感而题此诗。
庙里供奉的是一段枯木。这段枯木曾遭雷劈火烧,又经雨打水淹,不知枯朽了多少年,观其模样,“根如头面干如身”,状貌倒真有点像人。所以被请到庙里,享受香火供奉,接受人们的膜拜。至于作用如何,都在各位祈福人的心里。
韩愈彼时作何感想,透过这首《题木居士》,我好像懂了他的心情,他想到官场上的某些人,就像这截枯木,昨天还囚首丧面处境狼狈,一朝得势,则端坐神坛受人跪拜。他还想到那些求福人,那无穷多的来拜木居士的信众,想见他们俯伏在一截枯木前祈求赐福的情景,他简直忍不住发笑,继而感到深深的悲哀。
荣与朽,假与真,大抵有所求的人从来都不加区分,从来都不去过问,而是在口口相传中,传出神乎其神。韩愈也许叹罢,便奋笔在壁上题了《木居士》,拂袖而去。
古往今来,世人莫不如此,一幕幕何其相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