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说过:每个人都有觉醒期,觉醒时间的早晚决定你的命运。对于我来说,35岁,是人生的转折点,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01更加自律

在去年最后一天,我就写下了2022年计划,包括阅读、更文、锻炼、育儿、孝顺~,虽然很多计划没有按部就班进行,但在我心中已经播下了自律的种子。
每天6:00准时起床,10:30准时睡觉,隔天跑步5km,每天至少阅读1小时,一周更文三至五篇,每篇1000字。
不断探索自媒体写作,前几天在今日头条写下一篇小爆款文章。
认识了自律达人叶武滨老师,阅读了他的书籍《善用时间》,听完了他喜马拉雅100讲课程,以后有机会报他线下课程,他是我见过最有秩序感的人,认识他也是我35岁这年的人生财富。
02更加关注自己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条文案:人生辽阔,你应该去学习 、去健身、 去看山川河流 ,而不是眼里只有爱和被爱。
记得有位名人也说过:20岁多岁年龄可能更多的是沉迷于爱情,而30岁可能更加关注自己。
苏格拉底为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复旦大学教授粱永安老师在《阅读、游历和爱情》中讲到:人的自我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一个是本然的自我,另一个是想象中的自我。
在过去,我可能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关注、评价别人身上,忘记了认识和探索自己,如今更多的是向内探索,不仅是身体还有精神层次的,用更多的时间思索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03活得更通透
一是开始过极简生活。古人说:人要役物,而不被物所役。从今年开始,开始从过极简生活,不被物质羁绊。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可能这辈子与我无缘,今年总共买过一套衣服,一个200块的包。

那天到姑妈家做客,我看见她的衣服不仅装满了衣柜,还装在几个大箱子里,我劝她“断舍离”,她说舍不得,很多衣服价格不菲。
我觉得那些衣服已经成为“鸡肋”,既不穿又舍不得丢,这就是古人眼中的“被物所役”吧,从去年换房后我和老公的衣服装在一个小衣柜里,井然有序,我那天清点了一下,这些衣服大概还可以穿上三、五年。
二是开始享受孤独。以前喜欢热闹,在热闹的场景中才会觉得自己还活着,现在更喜欢一个人,很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沉淀自己。
三是勇于挑战。粱永安教授在他的《阅读、游历和爱情》中写到:青年人不要坐井观天,需要在不完美中探索认识自己,于痛苦中发现自己活着,于欢乐中发现自己还很平庸,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知道自己热爱什么样的生活。
在过去,我对自己很不自信,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能力,现在我更加勇于挑战自己,主动申请工作机会,参加读书分享会,我觉得我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35岁是我人生的分水岭,我很喜欢35岁的我,走过了迷茫,无知,我更加坚定自己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35岁,终于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介绍:藏区格桑,禅修信徒,喜欢文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