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日,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先生在斯坦福大学和华人学子们进行了交流分享。分享内容的核心之一就是“不为清单”(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顾名思义就是不做的事情的清单。
为什么要有“不为清单”呢?
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曾说过,“效率是把事情做对;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
而史蒂芬·柯维博士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出的第二个习惯是“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在讲这个习惯之前,柯维博士先让我们做了一个思维实验:“假设你正在参加自己的葬礼,你希望参加葬礼的人们怎么评价你?”
柯维博士进而提出我们应该“做正确的事,然后才是把事情做对”。
做正确的事,然后把事情做对两位大师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但是到底应该怎样做到呢?段永平先生认为核心就在于构建自己的“不为清单”,不要做错的事。因为很多人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也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但就是经受不住短期的诱惑,做一些错误的事情。
既然要做正确的事,首先要明确不做的事,那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不为清单”呢?段永平先生认为“厉害都是一点点攒出来的”,因此这个清单也只能靠个人“通过对成功经验的扬弃和对错误经历的总结”,一条条攒出来。
不过段永平先生也表示,建立这个清单的过程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可能对某些事情已经习惯了,突然要改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你认定某件事是错的,那么即使难也还是要改。
如果你对段永平先生的“不为清单”感兴趣,可以看老喻的文章。里面除了有段永平先生的“不为清单”,还有全部问答以及老喻本人的学习笔记。
“不为清单”中的逆向思维
不知你发现没有段永平先生的思路是典型的逆向思维:要做正确的事,首先是不做错误的事情。
说起“逆向思维”,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应该是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他经常引用一个故事来说明“逆向思维”的重要性。曾经有个乡下人说:
要是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他也很喜欢引用代数学家雅各布的名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芒格在1986年给哈佛高中毕业生的演讲中运用逆向思维,给学生讲述“如何拥有痛苦的人生”。因为很明显,按照芒格的逆向思路,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首先应该避免痛苦的生活。关于这一点,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有类似的阐述:生活中的智者,不是以追求幸福为目标,而是以避免痛苦为目标!
芒格的这次演讲其实是对约翰尼·卡森的哈佛高中毕业演讲的扩展。约翰尼·卡森是美国的著名主持人,曾经主持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今夜秀》。他在哈佛高中毕业演讲中开出了保证痛苦人生的“卡森药方”,包括以下三条:
1.为了改变心情或感觉使用化学物质
2.妒忌
3.怨恨
芒格说他完全认可卡森的药方。而且由于他活的时间更长,经历的痛苦更多,所以他觉得自己有资格来扩充这个药方。芒格扩充的药方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要不可靠,不要虔诚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第二,尽可能从自身的经验获得知识,尽量别从其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中广泛地吸取教训,不管他们是今人还是古人。
第三,当你们在人生的战场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严重的失败时,就请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吧。
第四,不要使用逆向思维。
最后,芒格还总结说,要保证痛苦生活,你应该尽可能减少客观性。
这些建议很好的展现了芒格的逆向思维,可以肯定芒格自己是不会服用自己的“痛苦药方”的。因此,芒格的“痛苦药方”其实跟段永平先生的“不为清单”是类似。
段永平先生曾经成功竞标与巴菲特共进午餐,与巴菲特私交甚好,他所讲的投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也基本都是与巴菲特一脉相承。而芒格是巴菲特长达50多年的合作伙伴。我想段永平先生肯定也受了很多芒格思想的启发,所以两个人的想法才如此相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