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不亲,父母恩,打断骨头连着筋。亲人恼不透。这些无不透射出骨肉情深。
郝珍出生在亚马孙大平原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一个弟弟郝升。她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勤劳能干,农家农田里手,当时生产队割麦,摘棉花,样样工作不落后,纺花织布纳鞋底,剪裁衣服件件通,与人为善,人缘好,请她帮忙的人络绎不绝。加上儿女双全,相貌不失年轻时的风采,所以,男婚女嫁都爱找她做娶女,送女客。父亲是大队会计,又有家庭猪鬃加工厂,在当时农村,家庭还算殷实。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务农为主的年代,家庭殷实的郝珍,初中毕业,父亲依靠自己的的人脉关系,花钱给郝珍买了一个合同工,郝珍便当上县纺织厂的正式工人,郝珍有父母遗传的眉目清秀,浓黑长发,一米六二的苗条身材,着实一个虞美人,被农村读书,不读书的女人心生羡慕。
偏偏郝珍在上下班途中,经常从一个县无线电维修门市经过,一次维修自己的收音机。无线电修理店的老板是郝珍的一家远房亲戚祁修。
祁修本是一名县机械厂的正式工人,因在一次在河中捕鱼,炸掉了一条腿,只要修养在家。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祁修学习无线电维修技术,自己开了一个无线电维修门市,足以能够自食其力。
一来二往,郝珍与祁修相知,相爱。一祁修比郝珍大八岁,二祁修是一个残疾人,结果遭到郝珍父母的强烈反对。可年少的郝珍能抵住祁修的猛烈爱情攻击,郝珍铁了心与祁修在一起。为此,郝珍父母决定棒打鸳鸯,还亲自到祁修家大闹天宫。
虽然,郝珍父母把郝珍软禁在家,有专门看管。郝珍还是偷偷溜走,与祁修远走高飞去了远方。祁家很感荣耀,不健全的儿子娶到一个年轻漂亮,美如天仙还是县城正式工的妻子。可郝珍父母感觉脸面尽失,决心与郝珍断绝亲子关系,以后不再相认往来。
郝珍随着时间推移,自己两个儿子渐渐长大,也不想不让自己永远没有娘家,虽多次找中间人说和,想修复关系,可郝珍父母早已了伤心,坚决不同意。
星移斗转,日行月逐。俗话说:亲人恼不透。郝珍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再也不中年精明能干,尤其,郝珍父亲早已不再当大队会计,失去了昔日的荣耀,在田间又不太擅长,家庭渐落,身边也需要有人伺候,陪伴,逐渐转变了以前的观念,放弃了以前的恩怨,接纳了现实,也就接纳了郝珍。
郝珍自从和父母修复关系后,有了更多的来往,每次家族过事总会通知郝珍。郝珍也自然当仁不让,前去参加。
后来,郝珍父母年迈体衰,体弱多病,离不开人,更需要伺候。郝珍自然与弟弟一起担当起自己的责任。郝珍经常性看望父母,带些必要的食材,用品,衣物,跟父母吃顿饭,拉家常,帮助父母洗涮,让父母开心快乐,真正成为父母的贴心棉袄。
郝珍想若不与父母恢复关系,自己不会有如今这样的繁琐事。可这样虽然自己辛苦,尽力尽孝,但人生不留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