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696字,预计阅读4分钟。
董卿在《朗读者》里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了暖,有了雨;春遇见了冬,有了岁月;天遇见了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故事。我与张老师的相遇,我与教育写作共同体的相遇,就是我成长的过程。
2022年1月10日,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我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突然间,一则教育写作共同体招募令的推文进入了我的视线。什么是教育写作共同体?教育写作共同体里有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点开了推文。没想到,这一眼就让我如触电般地移不开眼睛。我的心底突然生出了一种渴望,我也要加入教育写作共同体,我也想像教育写作共同体的老师们一样,在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带着这样的“功利心”,我添加了张老师的微信。
没想到,晚上十点半了,张老师还同意了我的好友申请,并耐心地询问我的写作经历。刚添加张老师好友的时候,我格外忐忑,毕竟张老师发表过几百篇文章,我以为张老师比较严肃,可通过简单的交谈后,我才发现张老师特别随和。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坚定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
就这样,我开始提交每周一文。
浑浑噩噩工作了近10年的我沉下心来写篇文章特别难。有时候刚写了一个开头,却发现没有内容可写;有时候抓破脑袋也写不出一个字;有时候写着写着就发现写不下去了……最开始写每周一文的时候,每天就在惆怅徘徊中度过。可我一看到写作共同体的老师们提交的那些文章后,我又燃起了斗志,我硬着头皮写了下去。
我一边用口水话写着自己与学生的故事,一边在写作共同体潜水,学习伙伴们的文章。不知不觉中,我好像不再为每周一文的选题而纠结难过了,我有时候还能流畅地写五六百字了。我发现了自己的进步,也愈发喜欢上了用文字抒发自己的内心。
加入教育写作共同体的初期,张老师特别关注我的成长。当我向张老师提问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指导我;而张老师也会对我的文章提出一些意见,让我这个写作小白学着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自己的文章。通过这样的方式,我逐步对教育写作有了一些了解。
张老师特别关心教育写作共同体老师们的成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成员们组稿。最开始的几次组稿,我蠢蠢欲动,可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个水平,于是默默地看伙伴们参与组稿活动。后来,我开始不甘心,我也渴望通过组稿,让自己的文字成为铅字。
于是,张老师进行劳动教育专题组稿的时候,我主动参加了。因为没有任何参与组稿的经验,我自然败北,可我不放弃,认真读组稿成功的老师们写的文字,就这样,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改变。
后来,张老师又组织了一次以“教师收心”为主题的组稿,这个话题我有一些经验,于是写成了《教师收心的四个小锦囊》,还把文章发给了张老师。没想到,我参加组稿的文章发表在了《教育导报》上。当我得知我成功发表以后,我的心里抑制不住的激动,我居然都能发表文章?这个怎么可能,简直难以相信。可教育写作共同体的小伙伴m们的一句句恭喜却让我知道这并不是一场梦,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点开《教育导报》的电子稿,我才发现我写的《教师收心的四个小锦囊》变成了《“四个锦囊”助力老师再出发》,我再将原文与发表的文章进行对比,我才发现文字更精简了,可读性也更强了。我第一时间跟张老师分享我的好消息,张老师勉励我继续努力,写出更多的好文章。
发表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我跟着张老师参加组稿活动,跟着张老师一起阅读书籍,不知不觉中,我凝词断句能力提升了不少。就在短短的一年多,我陆陆续续在《教育导报》《福建教育》《德育报》等期刊中发表文章了近10篇文章,张老师每次都会鼓励我继续努力。张老师的话就犹如灯塔一般,让我这个写作初学者有了更多的信心。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就到了我加入教育写作共同体一年半的日子,我本想继续写下去,可张老师却说要关闭教育写作共同体了。我不知道张老师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可我尊重张老师的决定。最让我感动的是,张老师还用伙伴们交的罚款给每个成员买了三本书。看到这三本书我才知道,张老师的决定是怎么改变不了的。而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跟随着张老师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写下去。
时光飞逝,有幸与张老师,与教育写作共同体邂逅,萍水即是缘。愿我们彼此珍重相伴,带着这份永不过期的相遇,坚定地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