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咖啡馆的时候,已经是八点,正往外推门,朋友提议吃顿饺子再回去。其实当下并不饿,但一想到白面饺子好像没什么拒绝的理由。于是穿过冷风,走通一条黑漆漆的小巷子就走到了饺子馆。
饺子馆铺面虽小,却人声鼎沸。 灰白的墙,白炽灯光,质朴的店面很是实在,除了几张不讲究的桌椅,店里唯有的是沸腾的食客们。
进入店里寻得一张空桌赶紧坐下,单薄的菜单仅一面,饺子、凉卤再无别的。
两个人六两饺子,一盘小菜,自助抽筷子、摆碟子,即便已过饭点,老板依然忙的团团转。除了每桌的食物,装不下的还有食客的声调。
我背后坐着的是一大桌男女,多对谈话翻过桌上小山般高饺子,同频喧哗。
在家包饺子吃得是团圆,在外吃饺子吃的是性情。说来说去都是热闹。对于北方人来说,饺子不是一门复杂的手艺,是家常,因此哪怕不熟悉的朋友在饺子馆吃饭也不必拘谨。几个人围坐一桌,薄纸菜单上一指一画,两斤饺子,几份小菜,人多在配上卤肉,添上几瓶二锅头,平民的价钱,而招待办的就可算丰富。就着这份随性,一边吃一边聊,不知不觉间杯子越来越浅,盘子越来越空,应了那句俗语,“饺子下酒、越吃越有。”
好的饺子馆,味道一来自饺子,二来自馆子。不同于西餐厅的幽静,这里感受的是无拘无束的市井化。
朋友挑小店吃饭,爱挑夫妻店,总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菜更有滋味些。其实不无道理,烹饪也讲究相由心生,和谐的夫妇,做的食物哪怕味道寻常仍就可口。朋友吃饺子不爱蘸水,说是原滋原味。没有酱料的干扰,更能体会馅料丰富的味道。看他夹筷子,沉醉着一颗颗的人间烟火。
小时候每听大人说,“今天下馆子。”就会莫名兴奋,除了一桌的选择,更能被每桌每户不同的氛围感染。如今的餐厅讲究环境优雅,客人也随之变得礼貌,那份舒适轻松是难寻得到,还好有活色生香的饺子,几十块钱的功夫,三五个人变能吃饱喝足,无拘无束。如果生活也能过得像下饺子,不必大富大贵,简单而丰富,平凡又不失滋味。趁着盘中的热气,夹起一颗饺子,心里一阵惬意—小菜下酒,日子也就越过越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