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得到,并阅读完,褚时健却成了我退休之后的精神支柱,也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偶像。
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和不确定,但却有它发展的自然规律。
也许,在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会有所不同。
我就是这样。在没有退休之前,还想着要怎么样怎么样,更想像王健林那样,先实现一个人生的“小目标”。
可是,退休之后,明显感觉没有了激情,一想到,最多再活上二十年,立马就没有了信心。
给一家民营医院管理公司打工以来,已经一年左右。每个月三家医院轮流检查督导工作,就这样庸庸碌碌地生活着。
那天,又来到无锡这家医院,把自己带来的书看完了,就去院长办公室的书架上找书看。
无意间看到一本《褚时健传》,拿起来准备翻一翻,可是书外边的塑料包装纸还没有拆除,就又放回了书架,找了一本有关王阳明的书,拿回宾馆。
三个晚上,那本王阳明心学的书又读完了,这次还了这本书,就把《褚时健传》带回宾馆去读。
在看《褚时健传》之前,脑子里的固有模式是,褚时健是红塔集团的领导,贪污了国有资产,被判坐牢,就像其他的贪官一样,因为贪婪而锒铛入狱,应该属于自作自受的一类政治败类。
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传记之后,彻底地颠覆了我的认知,对我的思想冲击是如此太大。
尤其是看到那个判决书上,他的被没收的巨额财产不明部分,只有人民币403万元、港币62万元。
可是,在他保外就医期间,法院又给他退回120多万元,认为这些被没收的资产属于他的合法收入部分。
掩卷沉思,感觉一个干了十多年年产300多亿元利税的国营烟厂厂长,如果真的想贪污,何止这么一点点呢?!
这就让我想到,像褚时健这样经过抗日战争、革命战争出生入死的人,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到老了还去走贪腐的路子,对于他们自己内心的那份追求来说,真的是一种侮辱和亵渎。
从读完《褚时健传》这本书以后,真正理解了褚时健,也同情他的遭遇,更尊重他的人品。他的不幸,那只不过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挫折与试错,就像那些不堪回首的一次次“政治运动”那样。
此后,褚时健的形象一直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就此成为了我的偶像,没有之一。我也决心向他学习。
首先,学习他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的态度。
褚时健常说,我办事认真,确定了目标就追求到底。
传记作者周桦说,在褚时健眼皮底下做事,唯有认真,没有第二条出路。
他在少年时,凭着认真劲,不但比别人酿的酒多,质量还好,靠着酿酒养活了一家人。
其次,学习他干任何事都不服输的秉性。
在被戴上右派帽子,又被摘掉帽子,下放农场劳动改造期间,被任命为一家国营糖厂的生产副厂长期间,靠着不服输的精神,宁是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县级糖厂扭亏为盈。
再次,学习他不向命运低头的大无畏精神。
保外就医从监狱出来后,褚时健不想在家里抑郁地度过余生,而是想干点事,想干点自己想干的事,这是是骨子里的印记,不敢点事就难受,干点事不干出点名堂就郁闷。
经过权衡,最终和老伴决定到山里承包荒山头种植橙子树,一方面是远离尘世,另一方面是可以种经济林养活自己。
这一干就是五六年,直到橙子树结出果实后,这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褚时健用他年老的身躯,靠着不向命运低头的大无畏精神,再次种植橙子获得成功,他的橙园里结出的橙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褚橙”。
“褚橙”成了人们励志的一种标志,一种精神,一种人生高度的标杆,更是一个人不向命运低头的时代印记。
最后,学习他在逆境中能坚守做人的尊严。
在他出狱后,开始大面积种植橙子的时候,那些他过去曾经帮助过的人,为了感激他、报答他,纷纷给他拿钱,想让他安度晚年。
但,褚时健却坚决反对,毅然决然地栽种他的橙子树,只是需要资金的时候,开口问朋友们借钱,等橙子买完后,立马还清借款。
褚时健在逆境中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和企业家的尊严。这种尊严,源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坚定信念;源于“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的人生态度。
这种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践行!
【007不写就出局,全球最大的写作成长社群,立志推动全民写作。我真诚的邀你一起: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如果你也认可写作成长,请找我要007社群邀请码,让我做你学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