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最近一直在练车,从刚开始的跌跌撞撞到现在的稳扎稳打,我渐渐对学车这件事情有了真正更多的了解。
别人也许更感兴趣的是自己是否能顺利通过驾照考试。我更感兴趣的是:教练怎么培训才能更轻松的赚钱。
这实际上是产品经理干的活。
学车和产品经理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的。瞄准用户需求,观察用户场景,收集用户反馈,迭代产品。
有趣的是:学车是天然的同时具备产品经理思维和用户思维的一件事情。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里面开车和在外面站着看人开车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说笔直开车好了。假如咱们在外面看,车是否已经笔直了当然非常容易看的出来。然而,如果自己是在车内的话,可能就要培养车感才能真正做到次次笔直。
这个时候,往往教练和学员的想法是这样的:
教练:直了直了,车已经直了,快点回方向盘啊喂!
学员:额,看这样子似乎还没笔直啊...
所以,关键的问题从来不是车到底什么时候直——
而是,学员在车内如何判断车已经笔直了。
SO,这个时候教练就需要用到产品经理思维了。——
既要用到教练过硬的技术判断本身,又需要让一个新学开车的小白用户真正体会车感,其实是一个不容易做到的问题。
这就好比一款APP的功能,产品经理明明觉得自己研发出来超级牛逼的,用户却不会用就尴尬了。
这个时候,教练更应该做的应该是瞄准用户需求。具体在练车这个例子里面,就是走到学员旁边去询问学员此刻在车内的体验。
这个时候,就开始观察用户场景:也就是说学员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什么动作的时候车子压线了或者出现了什么错误,并且给出一个相同情况下下次应该如何解决的方案。
收集用户反馈就更为重要了,这是驾校效率提升的关键步骤。如果教练能够统计出常见的新书学车丢分的地方,就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再以此类推的应用到下一波学员。
这样做的好处是:尽管初期看起来似乎十分费劲,后期就会越优化越好。
最后,把这些优化的步骤进行模块化和结构化,不就可以实现学员的流水线生产了嘛。这个时候,前期的努力就呈现出爆发式的结果。
这样教练就可以既轻松又有效的教学了,同时学员还可以保持轻松愉悦的学车体验,觉得教练实在太懂自己的苦了。
当然了,这些只是产品经理的简单思路。总结一下就是:
瞄准用户需求
观察用户场景
收集用户反馈
迭代产品
结构化和流程化产品
实际上,这5个步骤相对应的场景非常多:
学习一个新知识
学习一门新技能
学习一门新课程
.....
所谓进步,就是重复的事情结构化,结构化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自动化。进步就是重复循环这个过程。
如此一来:不断的把新事情变成旧事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又不短的单位时间内做的事情自然也就多的多了。所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不夸张的。
我们可以做自己人生的产品经理。
主题书单: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结网》
《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