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泄是一种不过脑子一吐为快的交流方式,而写作是思考后的有逻辑的呈现。
经过植物君老师近几天的点拨,我也才发现我以前码的文字大多都是为了宣泄。怪不得偶有人评论“看不懂,但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我一直当他们开玩笑呢。
回过头去看以前的文字,还能很快体验当时的心境。要么是受了不公的待遇,要么是看不惯某种现象,经常感怀一点点小事,伤春悲秋。
又顾及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往往模糊其词,以桃代李,常给人不知所云之感。
第一次作业,写一篇烂文。我毫不掩饰把自己烂泥的形象写进文中,大概也是认可了“写作需要真实的自己”。
第二次作业,写一篇自己长期坚持过的事情。我get到“写作需要长期坚持”。
第三次作业,写一篇对写作结构的认识。我就明白了写作结构的重要性,而它也是相比于写作素材、遣词造句更能够快速掌握的技能和基础。
第四次作业,审视自己的人生。从自己内心出发,挖掘故事与潜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经历就是一座宝藏。以终为始,让我们懂得后期如何运用如何理解。
第五次作业,职场总结。思考过去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的,不好的,当时的状态、选择。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复盘,也符合写作的性质——重新过一遍人生。
不得不说植物君老师设计的课程确实很妙。每一个主题的思考都可谓是直击灵魂的拷问。
这也是我进入社会后(非工作状态下)第一次有构思后的码字,因为确实想获得提高,所以也尽力展现出最完整的表达。思考的过程中也发现自己很多不足,为后面的精进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方向。
比如,写作基本框架和知识可以在植物君老师这边学习,但是后期的提高需要我自己明确写作领域。要写好这个领域的文章,我应该给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充电。
还比如,怎么标记积累的素材以便后期用的时候快速找到。
等等。
写作,需要思考的还真多。它不像厨艺那样很快就能得到反馈,所以练习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如果我不能忍受这份孤独,那便就此放弃。
一旦决定开始,便义无反顾全力以赴。
通过写作表达出来的东西,首先要是自己认可的,且经过深思熟虑的。其次,要抱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即便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人看。最后,便是坚持,坚持写作的好习惯,坚持在聚焦领域深耕细琢。
如果我仍旧总是忍不住要就某一件事找朋友吐槽,那恐怕我真的不适合写作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