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们领养了一只阿拉斯加犬,起初是一时兴起,脑袋发热,经过这一年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豆包拉扯大,深知作为铲屎官的艰辛。光是解决它正常方便问题,都足以让人崩溃。当然另一方面还得感谢我家狗子,给我制造无数的困难与挫折磨炼我的心智,培养我的耐心。使得一个懒人养成习惯起早贪黑,风雨不动,准时去做铲屎官,这么大的功劳且不说了,还得逼着你发动大脑去解决问题,去学习新知。其实这一切都只是求生欲。
狗狗在我家前半年都没有形成正常排便的习惯,随时随地大小便的宝宝再可爱你也会分分钟想掐死它的。一开始就给了它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不关笼子,由它在我们的小房子里自由玩耍,上班没人,它便开始“撕家”。撕东西,不算什么,大不了我走之前把东西藏好,回家后先收拾一顿。然而最令人崩溃的是它会到处拉屎撒尿(这是狗狗在占地盘,撕家是由于它和主人有分离恐惧),可能今天拉到你沙发上,明天拉到你床上,它就是喜欢在主人的味道浓的地方占为自己的窝。起初我的做法是做对了奖励,做错了惩罚。铲屎官已气愤到无法思考,乱拉屎结果自然是暴打一顿。按照我们从小以及身处社会形成的思维逻辑——奖惩分明没有错呀,然而这样并没有解决问题,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狗狗依然没有停止乱拉屎尿。
在养狗方面开窍是在学了一点《宠物读心术》后,也真正的去了解了它们的真实意图。我不知道动物学家是如何知道宠物的心理,但它们的方法的确很管用,其中的根本逻辑甚至适用于人。那时我才了解我日前遭受的一切苦果是惩罚狗狗带来的结果。
1.惩罚总是适得其反:惩罚无非是你对于此事无法按照意愿来执行的一种发泄方式。惩罚之所以让你沉迷,是因为你觉得发泄很过瘾,但是导致的结果将是与你最初想要的那个更加背离。
想一想,你是否总是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给他人下一个评判,你的认知与他人发生冲撞时,你忍不住去反驳,去批评,去指责,甚至去辱骂。这些就是你在发泄,此时的发泄让你很爽,然而结果却背道而驰,发泄之后你又能得到什么呢。
2.惩罚是跟狗狗最低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惩罚,就算你此时此刻的行为真的让狗狗明白了什么是错的,你把它打得非常害怕,但是它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对的。
就好比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迷了路,问路人甲他告诉你不要往A走,问路人乙他说不要往B走,一直这么问下去要何时才能问到对的路呢?至于你是不是也会觉得这些怪人,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往哪儿走?这便是一种低效的沟通方式。对应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国人形成的语言风气里喜欢委婉表达,仿佛直接说出自己的内在需求就是大逆不道,这使得很多人煞费苦心的去揣摩领导的旨意,有的人表达对他人的意见时话里有话,含沙射影,还有人明明想要A嘴上却说B……这些低效的沟通方式,最终只会耽误干实事,往往也让听者心里很不舒服。我相信这种“中国式委婉表达”,在信息时代迟早会被淘汰。我身边的同龄人大都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需要与诉求,而我本人也崇尚“干实事,说人话”,让信息高效传递。
后来我对狗狗变成了“爱的教育”,就是在它做对事情的事情奖励和表扬,做错误的事情忽略。当它在我认为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事情给予奖励,在我出门前给它喜爱的玩具和零食,让它意识到:原来主人离开家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习惯形成的过程依旧是痛苦的,需要极大的耐心压制我心中随时会窜出来的火苗,但慢慢狗子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早晚出去溜顺便把大小便解决了,现在偶尔撕家但已经好很多。是不是一劳永逸才是正确的偷懒方式呢?
养狗给我的终极启示是:问题来源于我以自己在人类习得的惯性思维来对狗狗的行为进行奖惩,而忽视狗狗的感受与需要,还将这种行为带来的恶果归因于它。殊不知惩罚这种错误的行为也在变相的惩罚自己,狗狗并无意给我制造麻烦,而我却以社会既定的好坏来判断狗狗。于人,那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和社会形成的习惯是否影响了我们对他人的正确判断?于我,是否总是忽视了对我重要的人的内心和需要,而强加于他们我所以为的“为你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4595589/f95dc671671568e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