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再成长的过程,自我反思的最好阶段。
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陪伴的勾搭都是天壤之别,就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
当孩子还是襁褓的时候,每天面对孩子不明理由的哭泣,那时候多么想着孩子赶紧长大,最后马上能说话,这样我就知道他为什么哭了,就可以满足她的要求,就可以避免她哭泣了。
后来她长大了,真的可以说话了。发现一切跟我想的都不一样,并没有因为会说话,就交钱了哭泣,反而因为会说话,能提出很多要求,但是并不是每个要求我们作为父母都能满足的。如此,她的要求因为没有导致,从而开始哭泣。
小气候想着让她赶紧告诉我要求,赶紧快满足她,觉得她要求我觉得能满足。内向她长大了,想法更加丰富,知道的也越来越多,要求已经不是她在襁褓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睡。
随着她的长大,问题从来都没有减少,感觉只会越来越多。
渐渐的她与社会接触越来越多,我发现礼节性的行为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
今年暑假比较特殊,放假了孩子基本都只能在家里玩,也是有好处的,我们这一层楼的几家都有小朋友,而且差不多年龄。于是,聪七月放假开始,他们几个娃娃刘整天要在一起。
每天我下班回来了,他们还在玩,都舍不得分开。今天,有个小朋友带了一些玩具,小朋友都在我家里玩,到晚上八点多,小朋友都回去了,但是玩具还就在我家。
于是,我们让女儿把东西收拾好,然后给朋友送过去。他倒是很可以做这个事情。
“喂,喂,喂……”
我在家里听到女儿的喊声,什么?“喂?”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儿居然这样喊她的朋友。
一会她回来了,跟我们说,没有办法还给姐姐,因为他们家门关了。
当时听了她的话之后,我真是一肚子气,没想到她居然这样跟她的好朋友交流,这样去呼唤别人,难道就没有一定礼貌吗?难道这都是平时的我吗?难道我们就是这样教育她的?
实在让我汗颜!
记住朋友的名字,并大声的呼喊别人的名字!这是很简单但是很实用的礼貌行为!
不管她的行为是在电视里学的,还是在我们身上学的(应该不是),还是她自己摸索的成果。以后,我必须要重视交友礼节性的行为!
中国本就是礼仪之邦,礼行天下,要从小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