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今年的高考在“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热度话题中拉开了序幕。
今年的高考对于这届考生来说绝对是难忘的,但是对于我那届的高考,我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
只记得考前似乎并不紧张,因为已经被大量的模拟考试和海量的试题卷冲淡了紧张感,变得些许麻木了。
对于高中三年除了早起晚归的做题学习,似乎没什么特别,只是大概还记得那么几个人在回忆里留下的浅浅印记,余下的都只是面熟的叫不上名字的陌生人了。
要说对于高中最后的记忆是什么?想想竟然是卖书。考试结束的最后一天,用了三年的课本,就那样论斤几十块钱的卖掉了。最后的记忆是停留在高考假期,回学校拿档案,办理学生证,自此再未踏足,七年便这么过去了。
在抖音上刷到过,各位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身穿旗袍,在校门口,翘首以盼等待儿女“旗开得胜”金榜题名的场景。想起当年的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怎么进的考场了,那是平淡的毫无波澜的进场,没有家长相送。如今想来颇为感慨,中国的家长把高考看得太重了,以至于现在的学生比大人的压力还大。
说实话,毕业出社会以后才明白,成绩学历固然重要,但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家长不应该忽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在学生时代是学霸的存在,出了校园进入社会后却平平无奇。因为二十几年的教育让他们只懂得纸上谈兵,道理懂得比谁都多,可却无法真正理解感同身受那些道理。更甚者,由于家长过于关注成绩,将孩子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不让其参与社会活动,孩子变得呆板木讷,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入社会后无法独立自主。在这种教育后面,隐藏着孩子缺失的爱,失去了与父母自然相处、与朋友自信交流、与外界自主沟通,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
当然,虽然以上的说法有点一棍子打死一船人,当现社会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教育。在抖音街头采访中,一位妈妈就曾说过,现在的小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报这个培训班报那个培训班的,却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和父母、长辈、朋友、社会自然自信自主自尊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