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那种富含戏剧性并让你心头一动的“金句”?
第二章:将专业学习放在第三位,这绝非偶然,政治才是首要的:这些学生正在被培养成为教师,之后,他们又将培养中国的下一代,而这种培养必须限定在一定框架内。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如果有什么跟基本理论背道而驰,宁愿不教。
原来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是有着很大的局限的。
2.《江城》中有哪一段“细节流”让你印象深刻?简要说说为什么。
录像受影响的一段,非常的细腻,能想象到自己就在其中,被围攻,被打扰,很羞辱,丧气,唤醒自己曾经有过的尴尬场面。
3.在小品文《老板》这一篇中,你能找到其中的“近景”段落吗?具体是在哪里?
他二十六岁,五年前从成都坐了一趟长途列车去过新疆,想找一份工作。“好冷啊,” 他说,“工作是有,工作还不错,就是气候不好。冬天太冷,夏天太热。” 第二年,他又去了一趟广州,广州的气候很好,但工作又不对路。
作者还原了当时和他聊天的老板所说的话,老板本人的语气更有代入感和说服力。
4.在第九、十章节中,你能找到离题之处吗?离题后作者又是怎样回去的?
第九章突然离题,介绍 “劳而紧” 水瓶。
回去:即便这样的水瓶在涪陵变得十分常见之后,黄凯对于我和亚当携带的这两只水瓶依然迷恋不减。
5.关于第一人称叙事,老师讲到的要点中哪一个让你最有收获感?
不判断,只展示。作者不是那个判断对错的人,而是把思考留给读者,这样很好,让每个读者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83550/33c8efacc98b4b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