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敏感肌肤、问题肌肤如何护理美容 护肤 知识分享
深度剖析“换肤”“果酸”“刷酸”到底是什么?

深度剖析“换肤”“果酸”“刷酸”到底是什么?

作者: fb659fcdf474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12:37 被阅读31次

最近越来越多的客户咨询到我,都是因为“果酸换肤”之后,引起了皮肤敏感,主要变现出来的症状就是不耐受,容易发红,发烫!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是“果酸换肤”,果酸换肤的利与弊!

化学换肤术或者化学剥脱术的概念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古埃及人用酸奶或者动物油脂,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使用从石灰中提取的腐蚀性物质来使皮肤变得光洁;再后期,欧洲的医生采取了更科学的方法,用碘酒、巴豆油和各种酸以不同的比例配成一种复合物来治疗皮肤的色素异常。如今化学换肤术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包括各种各样的试剂,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疾病。

果酸换肤的目的是通过化学试剂可控地破坏一定深度的皮肤,启动相邻表皮和附属器结构的修复过程,形成新的表皮和真皮上部,还可以促进真皮胶原重组,用新生的皮肤代替原来不完美的皮肤。

果酸换肤的分类与应用

依据换肤的深度可分成三种:

浅层换肤:最深达到真皮乳头层

中层换肤:可到达真皮网状层上部

深层换肤达到真皮网状层中部。

果酸换肤的原理就是破坏与重建,要有彻底的重建就必须先有明显的破坏。因此,

浅层换肤的安全性较高,恢复时间短,但是临床上能达到的改善也较为有限:越深层的换肤,并发症越大恢复期越长、效果也越明显。由于浅层换肤安全、方便,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换肤术,它对于表浅性的色素斑及轻度的皱纹(尤其是光老化)有效,至于深的皱纹、瘢痕及较严重的皮肤老化,则需要用中层、甚至深层的换肤。但后两种换肤的深度不易控制,对皮肤的伤害较大,容易导致瘢痕。此外,东方人在换肤术后容易留下色素沉着,所以很少采用中层和深层换肤。

常用的化学换肤配方

现在有数目众多的换肤试剂可供医生选择,其中大部分的是弱酸至中等强度的酸。同一种成分还可以使用不同浓度或与其他成分配伍来实现不同深度的化学换肤,例如三氯醋酸既可以用于浅层换肤又可以用于中层换肤,完全取决于浓度。

单纯使用酚可以进行中层换肤,如果与巴豆油联用就可以达到深层换肤的效果。

浅层换肤配方    

目前为止,浅层换肤的试剂是最多的,其成分包括多种弱,

这些酸也是很多日常护肤品的组成成分,常用的成分包括果酸(最常用的是30%-70%羟基乙酸)、0.25%-5%维甲酸、10%-35%的三氯醋酸(TC4)、20%-50%间苯二酚、 Jessner溶液(水杨酸、乳酸混合液)、30%水杨酸、干冰等。

下面将就果酸在化学换肤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果酸

果酸是从植物中提炼的一组化学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可分成三类:α羟酸( Alpha hydroxy acids,AHA)、β羟酸( Beta hydroxy acids,BHA)、α和β羟酸(Alaha and hydroxy acids,BF)。

1)a-羟酸:是一种弱酸,在很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得到。甘醇酸存在于甘蔗中,乳酸存在于酸奶和西红柿中,苹果酸来源于苹果,柠檬酸存在于柑橘中。用于治疗的α-羟酸,都是由工业合成,不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甘醇酸是分子最小的α-羟酸,也是化

学换肤中最常用的成分。AHA是指在a位置有羟基,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保湿和抗角化。羟基有吸水能力,可以增加角质层细胞的含水量,提高角质层的延展性;AHA可渗入真皮层,促进胶原蛋白增生,增加皮肤天然保湿成分的生成,因此是很好的保湿剂。AHA另一种作用是与皮肤角质层产生的离子键结合,破坏角质层细胞间的相互连接,去除多余的角质层、抗角化。 Van Scolt和Yu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治疗角化过度性皮肤病,如鱼鳞病。后来又发现用高浓度的α-羟酸治疗脂溢性角化,日光角化,痤疮和寻常疣有效。这些作用与a-羟酸可以促进表皮细胞的松解有关。另外他们还发现,长时间连续使用至10个月时,可以减少面部的细纹。作用机理可能是AHA能促进真皮乳头层的胶原再生。体内实验证实,外用甘醇酸可以增加Ⅰ型胶原的mRNA的表达产并促进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因此目前低浓度的AHA产品往往作为皮肤保湿剂,高浓度(超过20%)的AHA可用于化学换肤。

2)B-羟酸:又叫植物酸,是从柳树皮、冬青叶中提取的,又称为柳酸或杨桃酸、水杨酸。由于BHA脂溶性的特点,它能深入毛孔深处和含脂质多的角质层中,发挥抗角化作用,并能清除毛孔中堆积的皮脂和黑头粉刺,减少痤疮的发生。在减少黑头和预防痤疮方面,BHA的效果胜于AHA:此外BHA在稳定性、刺激性和敏感性方面郡强于AHIA、BHA用于换肤的浓度为20%~30%。

果酸的作用

1)果酸可使皮肤红润光泽:外用果酸制剂可使角质形成细胞粘连性减弱,使堆积的角质层易于脱落,作用于真皮浅层使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作用,释放肥大细胞颗粒,使皮肤浅层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变得亮丽有光泽,细小皱纹可以消退。

2)果酸是一种化学剥脱剂:高浓度果酸(70%6)可使表皮层从真皮上完全剥脱下来,起到化学剥皮的作用,可以用以除皱、祛老年疣和各种色素斑。果酸的化学剥脱和传统的苯酚,三氯酸的化学剥脱术有三点不同:①果酸剥皮术作用比传统的化学剥脱要温和,愈后不会发生色素紊乱:②由于果酸制剂是来自水果的天然有机酸,因此,使用到70%的高浓度也不会发生毒副作用;③果酸制剂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循序渐进,把一次猛烈的剥脱改为数次温和的剥脱,因此在门诊即可进行,无需住院治疗。因此,果酸化学剥脱术比传统的化学剥脱术更有优越性。

3)果酸是一种良好的保湿剂:外用果酸制剂可使真皮浅层透明质酸的含量增高,从而提高皮肤角质层及真皮层的含水量。

4)果酸可以纠正光老化:外用果酸制剂可使经紫外线照射后受损的角质多成细胞恢复正常,增加新陈代谢,真皮层粘多糖、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数量增加,从而纠正光老化。

5)果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赋形剂:由于果酸不仅可使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连性减弱,而且可渗透入真皮浅层,因此可促进局部外用药物的吸收,是一种较好的赋形剂。

6)果酸既是外用药物又是化妆品;一般来说,浓度在8%以下的果酸可以作为妆品使用,可使皮肤亮丽、柔嫩、除去细小皱纹;而20%~70%的高浓度果酸可用来做化学剥脱。

果酸的并发症和禁忌证

1.并发症包括色素减退、持久性红斑、感染、粟丘疹和瘢痕。

(1)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在浅层换肤时很少出现,而更多发生于中层至深层换肤。出现色素沉着和个人的皮肤质地有一定关系,东方人比较常见,白种人罕见。患者的肤色较深,如 Fitzpatrick皮肤类型为Ⅲ型以上,或者患者本身在湿疹皮炎、蚊虫咬伤、伤口愈合之后常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那么在化学换肤之后,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因此这类患者应慎重选择化学换肤。如果出现色素沉着,可以外用一些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防晒霜,同时口服或局部导入维生素C,多数患者的色素沉着经过3-6月可以消退。色素减退,可能会是永久性的,这对男性来说显得更严重,因为他们不会用粉底进行遮盖。

(2)持久性红斑:换肤后的红斑不少见,但浅层换肤后的红斑多数都会在几天内消退。

(3)瘢痕:是中层和深层换肤最常见的并发症。瘢痕疙瘩很罕见,除非患者有瘢痕体质。面部的某些部位容易形成肥厚性瘢痕,如口周和下颌的部位。如果长时间不能自愈,可以皮损内注射曲安西龙,浓度为5-20mg,每3~6周注射一次。如果患者在治疗前半年曾经服用异维A1酸,在换肤后愈合时可能会有发生肉芽组织增生的风险。这样的患者不能马上进行换肤,需要等这段窗口期过后才可以。

(4)感染:不常见,如果发生感染,多数是浅表的细菌感染或者是单纯疱疹复发。细菌感染一般是因为术后的护理不当,如果详细告知患者恰当的护理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发生细菌感染,需要进行脓液的菌培养,立即给患者服用敏感的抗生素,避免其他的并发症。有过单纯疱疹或者复发单纯疱疹患者可以在换肤前2天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皆洛韦、泛昔洛韦或法昔洛韦,连续服用至换肤后5~10天。

(5)眼睛损伤:治疗时可能发生眼睛的损伤,有报道三氯醋酸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和结膜炎。操作时小心谨慎,可以减少发生这种损害,必要时可以使用保护性的眼药膏和眼罩。

(6)“水杨酸中毒效应”:在用BHA换肤时,过量使用会产生该中毒效应,出现耳鸣、晕眩、倦怠、恶心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形,因此剂量的控制非常重要。深层换肤中使用的酚可能会导致心率失常或肾毒性,因此现在很少使用。

2.禁忌证以下几种情况的人不适合做化学换肤:

(1)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过敏的人

(2)目前换肤部位有过敏性皮炎的人

(3)目前面部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寻常疣)。

(4)有免疫缺陷性疾病

(5)在六个用内口服过维小酸类药物

(6)正在口服抗凝药或吸烟的人,因为皮肤愈合速度慢,不适合做化学换肤

(7)近期做过手术(有正在愈合的伤口)

(8)近期接受过放射治疗

(9)对光防护不够/日晒伤

(10)有肥厚性需痕或象痕宠培病史

(11)在六个月内局部做过冷冻治疗。

(12)孕妇

有炎症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的病史的患者虽不是绝对禁止忌证,但要慎重,需要使用低强度的换肤剂,换肤时间短,以避免炎症和由此带来的色素异常的风险。

中层换肤配方    

干冰、果酸/Jesner 溶液加低浓度TCA的复合换肤、中浓度TCA或高浓度苯酚等都是常见的中层换肤配方,其中TCA最常用。复合换肤的攻果更好,它是指把两种或更多种浅层换肤液混合使用,达到更深层换肤的效果,同时减少出现中层、深层换肤所对应的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最常用的复合换肤是35%或者更低浓度的三氯醋酸与另外一种浅层换肤液合用,达到中层换肤的目的;第二种换肤液的作用是使表皮细胞松解,使三氯醋酸穿透得更深、分布得更均匀。相较于传统的中层换肤,该方式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低,可以在35%的三氯醋酸之前使用干冰促进表皮的破坏。Bloek dip先把干冰块浸入丙酮和乙醇(3:1)的混合液中,再涂于皮肤表面。组织学显示这种方法造成的换肤深度相当于40%~60%的三氯醋酸。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干冰块选择并控制需要换肤的部位,相对更集中更剧烈地作用于某一个部位,尤其适合治疗痤疮瘢痕,由于这些瘢痕通常散在分布于整个面部。

Jessner's溶液是间苯二酚、水杨酸、乳酸和乙醇的混合物,可以与35%的三氯醋酸联合应用达到中层换肤的深度。Jesner's溶液在清洁皮肤去除油脂之后使用,然后再用三氯醋酸。该方法与单独使用45%~60%的三氯醋酸相比,在治疗日光老化和面部细纹方面效果相同,但可以降低并发症。同样地,70%的甘醇酸也可以与35%的三氯醋酸联合使用,有效地治疗光老化和日光角化。

深层换肤配方

常用中浓度苯酚或50%~60%的TCA。Baker Gordon换肤液的成分包括88%的酚、液体皂、巴豆油和蒸馏水。深层换肤非常少用。

果酸换肤简单的来说,是属于先摧毁,再重建的方式,使肌肤从获新生,达到完美的肌肤状态。

根据客户想达到的肌肤状态和需求,来选择深浅不一的破坏,这样的方式效果是显著的,但是索要承担的风险也是非常巨大。

在追求完美的肌肤状态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的去选择适合自己方式!

安全第一,效果第二!毕竟摧毁容易,修复难啊!

我是Abby护肤

关注您的肌肤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剖析“换肤”“果酸”“刷酸”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cr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