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思考的人总是会问我是谁,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找到幸福,这个阶段正在读浙江大学的王立铭教授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在这之前还有一本同名的书,是薛定谔在70多年前写的书,准备要读克雷格•文特尔写的《生命的未来:从双螺旋到合成生命》,已读了迈克斯·泰格马克的《生命3.0》,无论是从宗教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永远探索不完的话题,但可以从另一个阶段了解到这一永恒话题侧面。
有人说生命可以被视为一种计算过程—它的目标就是最大化地实现有意义信息的储存和利用,这很适合数学宇宙的见解,不过早在70多年前薛定谔给了一个定义:如果一种物种从环境中不断地汲取负熵,避免很快衰退到平衡状态,那么它就是有生命的,这里我也学着给生命下一个简洁的定义:**生命是拥有负熵内核的涌现物种**。
泰格马克在生命3.0里,从历史的发展阶段将生命分为三类: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
生命的三个阶段从历史到今天,一直延伸到未来,从单细胞生命到硅基超级人工智能。在未来生命的复制与升级与扩展更高效,唯一限制生命扩展的速度就是信息传播与复制的速度。
在经历了138亿年的宇宙历史之后,人类最终身处这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宇宙中。这个宇宙通过我们人类活了过来,并逐渐获得了自我意识。”这是泰格马克在生命3.0全书中最有哲学意味的一句话,我重复一下:**宇宙通过我们人类活了过来**。这给人类这种生命赋予了很大的使命与意义感。
以下是《三链万物》主编的观点,个人认为这种人生哲学非常实用,用一个自然精神就道出了人生:
我从那里来? 我从自然来,吸收了自然精神,借了自然物质,形成了自身的精神和身体。
我是谁?人的身体由原子组成,来自然,又终归于自然。人的本质:我思故我在,人的本质是思想,思想的本质是精神,一个人的精神是他存在的本质。这是唯自然主义,精神的核心是受的精神。
我的本质是思想,我思想的本质是精神,精神的核心是爱,我本质存在的最高境界是受,我是一个允满了以爱为核心的自然实体。
我为什么活着:1、完成自然给予我们的使命; 2、提高我们的精实境界;3、繁衍后代传承自然的使命,让后代更接近自然精神。
幸福的本质:幸福的最低境界是身体与金钱,中间境界是享受、学习、思考,最高境界是博爱和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爱和欲不分家,一个人才能体验到人生的幸福。
泰格马克:没有意识,就不存在快乐、善良、美丽、意义和目标,对宇宙来说,是巨大的浪费。从佛学来说,一切万法的本质是空性的,当然包括生命,包括你我,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我们寻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一份自在。
戴森:生命正在让宇宙充满越来越多的意义;如果生命的种子成功地散播到整个宇宙,那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