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我又重新接了一个一年级,这是我从教以来带的第三个一年级。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到“渐入佳境”的喜悦,再到“宠辱不惊”的平和,我这五年的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深刻地体会到,想要当好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是非常不容易的,难度相当大。班主任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还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服务工作。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作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必须深知教育教学理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开学之初,我就将《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心平气和一年级》《一线带班》等书籍放在了经常活动的地方,再次重温这些专业书籍,去了解低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其次,我在微信平台订购了《语文教育》《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等报刊杂志。这样可以时刻关注教育教学的新动态,紧跟教育发展方向,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但这还不够,互联网时代拓宽了教师学习的渠道,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充实自己。比如,浏览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公共学习平台中的相关专业内容,观看学习线上直播、教材分析的讲座等等。如果有线下的教育培训活动,班主任也要主动参加,积极思考,与同行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
二、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实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带班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首先是上好每一节课,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课中把握好课堂节奏,随时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课后根据学生反馈,及时查漏补缺,巩固练习,做好反思。其次,多观摩学习优秀公开课,寻找课中不同的亮点,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最后,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教研、赛课等活动,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内化于心,融入日常课堂。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和喜欢,就会转化为班级管理的正向引力。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年级班主任,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如,九月份新生入学适应期,班主任要手把手带领孩子熟悉了解学校的一切,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到了学习习惯养成期,班级散落的各种学习用品,学生的抽屉整理,坐姿、写字姿势都需要反复强调。还有人际交往,家校交流,学校活动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都需要班主任有充沛的精力和强大的心理。因此,班主任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学会自我调适,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现代教育和过去的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差别,以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由班主任老师对孩子全权管理,学生调皮捣蛋、不按时完成作业时,可能老师会采取打骂的方式。而现在,一个家庭大多都是以孩子为核心,不仅付出更多的爱,同时对孩子的期待也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会更关注孩子教育情况,也更多的参与到教育中来,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变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老师,家长的要求也提高了,希望能和老师更多的沟通交流。所以在带班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从一年级开始,就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分享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五、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
作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还要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自己要做什么样的的老师,要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是朝着哪方面做出努力,需要在哪些能力上发展提升。然后,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