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三十岁了才明白,开始发奋读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生活。还能来得及吗?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考了很多。
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三十岁后经历了夺舍般重生的人。
经常有三十岁前的朋友,问我到底是怎么了,会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我三十岁后收到的评价,最多的是,你真的和从前完全不一样了。
什么不一样呢?我想可能就是本质里的东西真的改变了。
而改变的这个东西,我称之为核。
一个人的精神内核,这个东西变了,人世间的事情就真的变了。
1
好,我们来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改变命运和家庭。
其实,这个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命运很大,有很多玄学的成份,有时候人命好或者不好,真的要靠老天爷赏饭,光自己努力有用,但是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教主乔布斯,他真的很神奇,改变了世界,但是,命运还是给了他癌症,提前让他升天,这个就是你很努力,但你不能避开未知的因素。
而家庭变好一种关系学,只要是和人打交道,都是有方法有规律,可以对症下药的,关系是可以经营的。
不管穷富,只要肯好好的经营关系,努力自然能让一家人关系变好,当然,这个努力往往是大家一起,一个人努力不能说没有效果,但不能说会有绝对的效果。
所以,这两个方向,如果只是用学知识,读书,就想达到,其实是很强人所难的。
命运包含了玄学。
而家庭关系包含了行为学,社会关系学,都是要动手试错,亲身体验的。
所以,光读书想改变。
不光三十岁没有办法达到。
十三岁看书也没有办法达到。
这不是看书能达到的世界。
2
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要看书了,我的答案是,不。
正因为这样,才更要看书。
看书可以改变什么?
看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比如说,同一件事情,你现在丢了一百块钱,一个没经过思维学习的人,可能会很生气,或者很难受,但一个经过了思维学习的人,会在生气和难过的时候,让自己有了应对的方法,比如说分散注意力,安抚自己,强迫自己想积极的一面。
事情还是一件事情,但人的自我感受是可以经过训练改变的。
而这个改变就是读书的妙用了。
所以,读书绝对是有用的,而且是可以改变自我的世界的。
3
我三十岁那年,身体遇到一个非常大的坎,生了一场重病。
那段时间,我断掉了所有的工作,努力,搬去了一个风景优美的湖边疗养。
天天只剩下看书,学习。
什么也做,就是看书。
而在这个时候,我发现,看书,看得非常多的时候,我不小心重建了我的精神内核。
可能是病痛的原因,我迫不得已接受了因果这个理念。
因为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精神一定要有一个解释的,不然会很难接受。
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受苦的是我?
为什么我要招受这些东西?
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健健康康,快乐幸福,而我却每天起床要面对病痛,我要去吃药,扎针,求医?
在这种极端的痛苦中,人是没有办法和自己自处的,那种从内而发的强大的愤怒,会催毁我。
于是,为了自救,我开始大量的看书。
我借阅大量的书看,从心理到哲学,到社会到人文,从外国到国内。
不存在哪一本书给我了什么救命的良药。
而是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农民在地里在堆肥。
我有一个种子,在一片荒地里,为了让种子种出来,我于是努力的挑肥,倒在这个地里。
而我看书的过程,就是挑着肥料往地里倒的过程。
你不能说是哪一本书,把种子给催生了,让它发了芽。
你非要我给个书单,我也真给不出来。
因为每一本书都是我地里的养料,盘根错枝的,都化为地里的一部分,才让那荒地变成了沃土,然后才能让种子给发芽。
那颗芽就是我的精神内核。
有了它,我就像有了主心骨。
三十岁之后的日子,就再也没有特别痛苦或者迷茫过。
并没有一下子就改变人生或者命运,只是,你自己内在安宁了,慢慢的外在的运行就越来越顺。
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简直可以顺心如意。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想解决什么,也能解决什么。
怎么说呢?整个人生就像是开了挂,怎么走都顺,怎么走都开心。
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实在的好处。
4
三十岁的时候,仅仅是想,我要靠读书拿个什么文凭,改变一个什么工作环境。
这种读书,其实很难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内在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和,表现出来就是冲突,情绪化,焦虑,急躁。
内在不能得到安全感,外在就会神经质,冲突,防备心过重,怀疑。
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就算你有很多钱,很多好的机会,也会被自己的这些特质给慢慢败光。
真正能够改变命运,让生活变好的是,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所学皆营养,用来养自己的心,修补自己的三观,修复自己的内心缺失,和自己和解,原谅原生家庭的伤害。
一点点的往外走,让自己有爱的能力,然后,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个世界真美好,活着真有意思的那种涌动的生命力,不管身体是不是多病多难,整个人炸出来的那种能量会非常的巨大,可以感染自己,感染身边人,一起努力往前。
用读书激发你的生命力,重建你不快乐的三观,只要下得功夫足够,就一定可以得到好的回馈。
5
最怕就是思维僵化和功利心重。
看一本书感觉观点不喜,就丢了。
永远只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和现在的大算法一样,你喜欢什么就让你看什么,最后永远困在一个思维里。
还有就是看了十本书,感觉自己很努力,为什么没进步,就放弃了。
我从来不相信,一个荒地里,你挑两担肥就能让种子发芽。
现在很多成功学的书,很多快速挣钱的书,都是鼓励着,你看我,看完了,你就相当于点石成金,你把我往你的荒地上一放,你就能盐碱地变黑土。
凡事着急,恨不得一天做成,十天做成的人,都不会成事。
那些不急不慢的人,往往能把事干成,还活得不错。
所以,世人有时候的忙叫瞎忙,穷忙。
有时候的焦虑和忙碌,都是自己找的,根本不需要,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凡事就是有过程,有人的地本来就肥一点,一百本书下去,种子就开花了。
有的人,从小就不看书,那块地和沙漠差不多,所以,要变得肥一点,得挑多少次的肥。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也不必问别人,你学了多久?你看了什么?
自己去阅读,去感受,去大量的学,直到有一天,你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
你得到了美好人生的丰收的果实。
所以,只要你抱着正确的心态去看书,看书学习这个事情是什么时候都不晚。
祝你:用心学习,滋养内心,可所学皆如愿,所求皆顺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