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样捕捉灵感?5种小技巧帮您有效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怎样捕捉灵感?5种小技巧帮您有效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作者: 智慧家教课堂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7:54 被阅读0次

    灵感,是人类思维园地里一株灿烂瑰丽的奇葩,引人瞩目,令人神往。曾有人这样描述灵感:“在科学研究的艰难历程中,为寻微索幽,沿着一条由径徘徊。探索者长期思考某个问题,挥之不去,驱之不散,他的头脑被团团迷雾笼罩。突然,射向目标的灯亮了,一股不可遏制的激情爆发了,它来无影去无踪,如同闪电一样,把大千世界照得清晰。探索者的思路豁然开朗,巧妙的设想意外地到来。”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学者像探寻宝藏那样孜孜不倦地掘进,渴望揭开那深蕴的奥秘。

    那么,到底什么是灵感呢?简言之,所谓灵感就是由人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巧妙结合而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它常常使发明创造者苦苦思索、久久探求而不得解决的问题,在瞬息闪念之间,忽然顿悟,迎刃而解。灵感对发明与创新者是如此地富有魅力,以至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家、作家、音乐家和科学家、发明家,都曾向她发出过情意缠绵的呼唤和祈求。俄国作家果戈里就曾这样说过:“不要离开我吧!同我一起生活在地上,即使每天只有两个钟头也好。”

    由于灵感是突出的、瞬时的,灵感的产生往往不受人的控制。 从时间上,灵感什么时候来;空间上,什么东西激发灵感,都很难预期。正如巴斯德所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那么,我们该怎样训练一副“有准备的头脑”去捕捉灵感呢?

    一、保持乐观镇静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情绪轻松的精神状态是捕捉灵感的有利条件,因为心胸开阔、乐观的情绪容易使人浮想联翩,创造性思维活跃,灵感往往会在这时出现。而在心情沮丧、精神委顿情绪波动、焦虑不安、悲观失望都能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影响创造性活动的进行,这种情形下往往很难产生灵感。

    二、长期的思考探索和丰富的生活积累:灵感不是随便就能获得的,捕捉灵感的最基本条件是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长期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从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列夫·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作品,只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过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像母亲怀胎一样。”里布特认为:“灵感是由充裕的材料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的升华。”诗人郭小川指出:“最重要的是积累。生活、形象、思想、语言都要积累。像仓库一样,有了它,在受到某一触动之后,就会俯拾皆是。”

    三、锻炼精密敏锐的观察力:大千世界蕴藏着无限的奥秘,气象万千,博大精深。认识世界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观察和观察力,成为联系人类与大千世界的一道彩虹。外观于物,内识于心,正是在观察与思考的驱动下,人类才得以逐渐认识世界的奥妙,不断超越自我。精密敏锐的观察力是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发现新事物的出发点。当探索的目光投向周围世界时,捕捉意外,把握机遇,正是灵感闪光的大好时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情景时,灵感突然降临,领悟了地球引力定律;巴甫洛夫从狗看到食物嘴流涎水受到启发,创造了条件反射学说;莱特兄弟从飞鸟和一架装有螺旋桨的玩具受到启示,创造了世界第一架飞机。

    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好奇心和兴趣都是探求新事物的原动力,但相比起来,兴趣具有更强的自觉性和持久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有许多人所以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科学是自己的特殊的娱乐,他们在这种娱乐中,寻找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浓烈的兴趣往往使人在研究中达到乐而忘返,如痴似迷,乃至废寝忘食的程度,从而它对人们的创造活动起着激发和推动的巨大作用。对于创造活动来,兴趣愈广泛,接触面愈宽阔,获得的信息量就愈大,创新的机遇就愈多。

    最后,我们应随时准备迎接灵感的到来:灵感这东西比起一条虫子、一根头发还要脆弱,可能稍微不理它就会从此在消失。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及早做好准备是及时捕捉灵感的先决条件。所谓准备,一是事先做好大量信息的储备工作,以便思维在进行综合重组时随时加以调用;二是开动思想机器,注意把握灵感来临时的“一闪念”,紧紧抓住它不放;三是平时随身携带纸、笔,现在也可以使用手机录音,把自己瞬间获得的奇思妙想通过手机录音及时记录下来。总之,灵感是长期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平时要注意把脑、眼、手三大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及早准备,及时捕捉,以便早日叩开灵感的殿堂之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捕捉灵感?5种小技巧帮您有效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ex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