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31年岁尾,一名日本记者到营口采访,然后……

1931年岁尾,一名日本记者到营口采访,然后……

作者: 生姜乌梅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6:58 被阅读635次

(之十三)

“隔日本海,本社五架飞机快速飞翔!”日本三大报之一的《大阪朝日新闻》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短短三个半月时间里,针对东北战局专门刊发号外29份58版,共计50000余字210张照片。

它的第一份号外便是对九一八事变的谎报:“(联合奉天19日发急电)引起这次突发大事的是奉天军的精锐第七旅,旅长叫王以哲,是精神振奋的青年。根据我军发表,事件的开端是在10时40分,北大营的正规支那兵400名,突然企图破坏满铁铁桥,为了击退,我军开始了战斗。”

之后,连续刊发《决不容许他方干涉,维护我帝国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声明,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满蒙的独立,若是成功将成为远东和平的新保障》等社论,欺骗日本国民和国际舆论,为日军侵略开脱罪责。

1931年12月,为进逼锦州,日军占领田庄台后,大举进犯大洼、盘山,遭到了盘山义勇军的顽强抵抗。

12月30日,义勇军将领蔡宝山(时年33岁,原为大洼驾掌寺一带土匪头领,九一八事变后,和张海天等人一起扯起抗日大旗)部下于营口和田庄台之间,一个名叫小房身村的地方,伏击了一辆带挎斗的日本军#用摩托车。

驾驶员伊藤当场毙命,而另一个被活捉之人便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唱赞歌的《大阪朝日新闻》前线随军记者油井。

资料显示,油井是《大阪朝日新闻》的著名记者,在日军与马占山的江桥会战中,曾有过极为活跃的表示。他的失踪,引起了日方高度关注。

1932年1月2日,《大阪朝日新闻》的特派员经调查后,确认了油井为盘山义勇军所虏:“30日午前9时左右,在小房身,蔡宝山、北风(即指张海天)两头目的部下三百几十名,听到摩托车响,在马路当中横放三四辆车等待。摩托车不得已停车,马上开#枪,伊藤司机当场死亡。油井联络员双足贯通枪伤,倒地。”

据该报所发消息称,义勇军当场用高梁秆烧掉了伊藤的尸体,受伤的油井则被义勇军运回了驻地架掌寺。义勇军盘问其日军行动计划、田庄台警备情况等信息时,油井因枪伤痛苦难忍,大喊:“杀死我吧。”

次日10时,油井被枪决,尸体被火烧掉。

油井之死,使日军中形成悲哀和恐慌的气氛。担心关东军的情绪会影响日本本土媒体及整体战局,关东军司令部森司令官借吊唁之际发表了讲话,鼓舞士气:

“我衷心地向事变后通讯社最初的牺牲者油井、伊藤两君遇难,表示哀悼。我们一直在希望新闻通讯者站在第一线做通讯报道。朝日新闻各位完成的任务很好,但终于出现了牺牲者,对这位值得尊敬的牺牲者,军部将尽力寻找遗体进行吊唁。我担心的是由于这事件影响新闻通讯人员的士气,但是相信今后更加努力奋斗才是对死者最好的安慰。”

由这位森司令官的讲话内容推断,油井可能是日本发动这场非正义战争中,死去的第一位日本新闻记者。

油井之死,令日军气急败坏,开始制定“扫荡”计划,叫嚣要在一两日内,让义勇军“不留一兵一卒”。但日军大量兵力都投入到了对盘山、沟帮子等地作战当中,致使计划搁浅。

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东北全境沦陷。

值此山河倾颓之际,盘山义勇军活捉日军记者的消息,无疑提振了东北民间抗日组织的士气。加之盘山义勇军与日军数度交手,战果颇丰,声势更为壮大。

这也使盘山义勇军成为关东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关东军司令部专门将大汉奸王殿忠的黑龙江省暂编警备第一旅调入营口,组成辽河地区警备司令部,充当进攻义勇军的帮凶。

在小房身村,昔日的乡间土路被305国道所取代,当年的伏击点无从考证,活捉日军记者的故事亦不为人所知。就像盘山义勇军那些可歌可泣的战斗一样,大多被历史“遗忘”。

但他们终会“重生”,成为中国人民“不做亡国奴”的历史注脚。

未完待续

文字:葛勇

策划:生姜乌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使用,请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

  • 1931年岁尾,一名日本记者到营口采访,然后……

    (之十三) “隔日本海,本社五架飞机快速飞翔!”日本三大报之一的《大阪朝日新闻》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短短三个半月时间...

  • 中国记者“卧底”外媒—看日本如何报道中国

    我曾是一名中国记者,后来意外的“潜入”到了一家日本媒体当中方雇员,从事辅助日本记者采访的工作。 对我来说,观察日本...

  • 读书笔记78~宫下洋一《安乐死现场》

    日本记者专门采访瑞士安乐死协会的一名医生,因为安乐死最早在瑞士合法化,随后又采访了其他几个国家公民安乐死的现场,很...

  • 【4】我是一名小记者

    今天的作业是采访同学,我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名记者,自称"小记者" 本小记者采访的是山东,新泰的同学是学...

  • 记者采访

    闲坐品茶赏心悦,快乐人儿快乐哉! 没被锁过的文章,自我删除,高兴。 被锁过文章,永不删除,个性。等人认领呢! ...

  • 苟且与诗

    我是一名现代的新闻记者,去采访毛主席,采访最后是拿了一本《毛泽东自传》让主席给我签个名,然后他就看着我笑,那个笑就...

  • 周国平,说出你的童年故事

    读《侯家路》这本书,我仿佛变成了一名记者,周国平也做足了被采访的准备。然后我脑补了一出采访的画面,周国平的回答以原...

  • 采访那些事儿

    从去年开始,因为网站的发展,我慢慢接触到采访,成为一名兼职小记者,同事也都称呼我“记者”了。今年除了网站工作的采访...

  • 80年代关于时间、交通的记忆

    一位日本的企业家,70岁时选择来中国创业。当记者采访他提到“年老”一词时,不想这位老人打断记者的采访,纠正说:“我...

  • 写作那些事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了想当一名记者。当时只是觉得记者很牛,是无冕之王,想去哪里采访就去哪里采访,想写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31年岁尾,一名日本记者到营口采访,然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fg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