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060498/56a099dc19aaab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60498/ab2c390f58de9c88.jpg)
有学员提议,既然来到了歙县,就不能成天待在酒店里,我们要出去走走。下午五点半,当天的培训结束后,项目组织者要求我们按班级拍合影照,之后去餐厅用晚餐。晚饭后,我们几个来自巢湖的学员一起,有人提议,我们去渔梁坝玩。从网上查了一下,这个渔梁坝还真有点来头。
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渔梁坝的地位是极为重要,一是泄洪防旱,二是截流行船,三是美化环境。历朝历代都把坝之兴衰作为徽州兴衰的标志。作为几百年来新安江上大小商贾船队往来的一个重要码头,渔梁坝是明清时期徽商从这里起航承接家族兴旺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我们查了一下地图,渔梁坝距离我们住宿的酒店有二点八公里,40度的高温,这么远的路来回跑,太累了。同行者有人很快地约了网约车,非常贴心,一分钟后车子就停止我们的身边。
车子把我们送到一个巷口,司机说到了。我们下了车,向前走五十米左右,看到了一个干涸的河底,再向右看,上游有一个水库,有一条如鱼脊一样的拦水坝,拦水坝的中间有两处较低,水库的水从上游漫下,形成两条较宽的水瀑,这上下游的落差不大,说瀑布有点夸张。河底有很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鹅卵石,有很多游客带着孩子在河底玩。水坝上面也有很多人,有人赤脚在水瀑上行走,有几个人在拍照。太阳虽已落山,但是西边天空的残阳余晖,倒影在水库中,波光粼粼,景色很美。
我感到不解,不是说渔梁坝是在新安江上吗?不是说徽商从这里起航去闯天下的吗?陶行知先生当年不是从这里出发去杭州读书的吗?怎么下游干涸了呢?我查了一下地图,原来这不是新安江的主干道,这里只是一段支流。船从这出发,进入主干道。现在,陆路交通发达,水路航道基本不用。我想,这段支流之所以存在,一定是渔梁坝是古代水利工程的遗迹,国家保护起来的缘故。
我看了看脚下这个如鱼脊一般,一千多年仍稳如泰山的水坝。它的蓄水功能不言而喻,既能蓄水,又可泄洪防汛。坝体是工匠用巨石采用卯榫结构建造的,十分坚固。
我穿的是皮鞋,不方便下水。同行者有几个人穿的是沙滩凉鞋,就直接下到水瀑里,来来回回淌水,他们说水是热的。现在最高温度达到40度,水怎么会不是热的呢?
从河底向四周看,一面有大山,山下有一些徽派建筑,白墙黑瓦,一户与另一户之间屋顶上有马头墙相隔。据说,古代徽州徽商较富有,马头墙不仅能防火,更能防盗。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