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子良《咏雪》: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陈子良《咏雪》: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作者: 来点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19:49 被阅读0次

    中国古典哲学向来讲究“天人合一”,提倡把自身融入自然,从而求得内心的宁静,和精神上的安谧。在这一点之上,不得不说,现代人对于自身与自然相处关系之上的处理方法,完全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大倒退。

    一个正宗的中国人,其一生必然受到两种中国古典哲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道家,一是儒家。所以,不管你文化水平的高低如何,大都在潜意识里具有以上两种思想。正因如此,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在外,其实是比较矛盾的。可以这么认为:水火两重特性,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很好地得到了统一。

    那么,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里,一样会因为这种种思想上的冲突,而展现出来与众不同的诗歌韵味。比如写景诗,纪游诗,咏物诗,等等,在古代诗歌作品里,大概率是占有上风的,毕竟“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等等,是作诗必须掌握的艺术技巧。

    《咏雪》

    【唐】陈子良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

    《咏雪》,又名《咏春雪》,作者陈子良,唐朝诗人。他是一名自隋入唐的官员,曾追随隋朝权臣杨素,后和萧德言、庾抱为太子李建成东宫学士。《全唐诗》录其诗十三首,其中有句子,如“长榆落照尽,高柳暮蝉吟”、“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显得比较清新耐读。

    首句“光映妆楼月”,着眼点在于一个“光”字。想来,诗人出门看雪,入目雪光刺眼,引得他开始寻找探索。光从何来?此处,诗人给出了答案。当抬头望天,清寂的宇宙,因为下雪的缘故,当然是凄凉又冰冷的。一轮月亮,悬挂在楼角,散发着幽幽的清光。

    诗人在这里,从视界落笔开始绘划,目光到处,皆是世界所在。而这个世界,因为雪落而变得光鲜起来。银装素裹,玉树琼枝,到处一片玉雕银饰的天地。再加上冷月高悬,整个世界愈加显得凄清与寂寥。曾经高傲的月亮,于是成为了最佳的装饰物。

    次句“花承歌扇风”,仍然着眼于所见,开始直接描写雪花,切合诗题。歌扇,歌舞者所用之扇。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其《春赋》中有:“月入歌扇,花承节鼓。”我们当然可以想象一下,雪花漫天飞舞,是因为风之缘故。此处,诗人便展开想象,风又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来自于舞者扇底。

    如果这般遐想,或许有些狭窄。诗人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雪花因何而飞,也不光想追问其因何而舞,更想告诉大家雪花之舞,它展现出来的美丽,一点儿也不比人间舞者差多少,甚至更有几分过之。这是自然之舞,是天堂的精灵儿飘落于尘世的湮没之旅,在几许缥缈中带上诸多悲凉。

    ​末尾两句“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就有几分意思了。雪花为什么要在早春降落?原来是藏在内心里的妒忌因素在作怪。梅花和柳树,一个不畏严寒绽放,一个不惧冷酷萌芽。在诗人的笔下,雪花成为一个善妒的人,瞬息之间情感丰富起来。

    综观此诗,在前半段,诗人下气力去刻画春雪,极其逼真地描摹出其外在形象。至最后两句,诗人则巧妙使用比拟手法,把早春之雪的内在情感,完美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人可以欣赏到春雪与众不同的神韵,从而带给我们一种特别的艺术之美。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子良《咏雪》: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po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