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杭州的一把剪刀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传承

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杭州的一把剪刀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传承

作者: 拾遗小栈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12:08 被阅读0次

    杭州,是一座有灵性的城市。

    那里不仅有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令人心醉的绝世美景,更有一个个隐藏在巷子里的绝世技艺。张小泉的剪刀锻造术,便是其中一绝。

    杭州的“张小泉”和北京的“王麻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剪刀锻造品牌,都是制作剪刀的老字号手工艺,双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有“北王南张”之称。

    而张小泉剪刀又以“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的盛名被誉为剪刀之冠,选用优质中碳钢镶嵌锻制刃口,经过72道工序制成,其“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样式新颖、手感轻松”的特点,一直为人所称道。

    关于张小泉剪刀,民间有一个传说。

    张小泉父亲也是手艺人,小泉从小就天赋异禀,又聪明恳学,没多久便学会了祖传的手艺,又在熔、铸、锻、打、磨各方面做了不小的突破。

    张父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家乡的财主,只好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杭州大井巷。因为手艺精细,做出来的东西实用又精美,深受当地人好评。

    张小泉一落娘胎便跌进泉水里,自幼就和水结上了缘。有一天,他们每天喝水的大井巷里来了两条乌蛇,把井水弄得浑浊不堪,恶臭熏天。村民们又急又气但又无可奈何,倒是张小泉拿大锤制服了大蛇。

    这是两条乌蛇成了精,炼成钢筋铁骨的缘故,死了身体还硬邦邦的。于是,张小泉将两条死蛇的筋骨拖回家里,打造出了第一把很大的剪刀来。挂在铁匠铺门前当做招牌,又仿着打造出许多剪刀出卖。

    以前人们还没用剪刀,裁衣用刀子划,断线拿刀子割,很不方便。张小泉造出剪刀以后,裁衣剪线那就轻快方便得多了。

    因此,张小泉铁匠铺的剪刀一经问世,但深受好评。排队来买剪刀的人,差点踏平了这店门槛。

    后来,张小泉剪刀的名气后来越传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广,便成了闻名全国的杭州特产。儿子、孙子、徒子徒孙,大家都挂起了“张小泉剪刀”的招牌。

    “张小泉”剪刀曾在乾隆风靡一时,出现“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与孔凤春“杭粉”、王星记“杭扇”、都锦生“杭锦”、宓大昌“杭烟”,并称为“五杭”,蜚声海内外。

    张小泉的传统民用剪刀有“信花、山郎、五虎、圆头、长头”五款,镶钢均匀、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刃口锋利、销钉牢固、开合和顺、式样精巧、刻花新颖、经久耐用、物美价廉为其十大特点。

    田汉先生曾赞誉它:

    快似风走润如油,

    钢铁分明品种稠。

    裁剪江山成锦绣,

    杭州何止如并州。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剪刀早就使用流水线生产,一天可以出厂成千上万把。但值得庆幸的是,“张小泉”剪刀的工艺也没有荒废。

    张小泉剪刀传人施金水的徒弟——丁纪灿和陈伟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那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开拓的匠人精神传承了下来。

    用传统工艺手工制剪并不轻松,整整72道工序,括拔坯,嵌钢、锻打、淬火、磨制、轴眼、合脚等诸多关键工序,一步失之毫厘,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两位老匠人忙碌一天,最多也就只能做出两把剪刀,但却让我们见识到古老工艺的一丝不苟。

    “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磨石一只盆”,如今,能够从头至尾完成所有工序的制剪高手已凤毛麟角,制作工艺急需抢救和恢复,而像二位师傅这样的手艺人越来越少。

    我们不希望看到中国这些优秀的非遗技艺

    渐渐绝迹

    愿用自己的莹莹微光

    点燃更多人对非遗的热情

    未来很远

    但我们不畏荆棘,携手而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百年历史、三百年信誉,杭州的一把剪刀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ps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