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唐_003d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9:37 被阅读0次

    我自认为我是喜欢看书的,但很少买书。

    当然与小时候家境不好有一定的关系,但那时的书也便宜。长大后,我也很少买书。且买之前要左思右想,是不是值得。最后买的多是工具书,很实用,也物有所值。

    我的这种行为估摸与我第一次买书的经历有关。大约我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和爸爸上县城“玩国庆节”,我在旧书摊上花了两角钱买了一本旧的小人书,叫《最后一颗子弹》。告诉爸爸后,一向大方的他竟对我大发雷霆。说什么你怎么能用两角钱买一本旧书,原价也才两角五分。我分不清他到底是觉得我吃亏了还是觉得我在乱花钱,或许是那天他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当时我实在很困惑,爸爸怎么会因为这点小事对我发那么大的火。也许正是这个阴影,导致我多年来不怎么买书。每次买书前都是慎之又慎,即使之后是花自己的钱。

    小时候没有什么课外书可看,就看哥哥姐姐的课本,《语文》、《自然》最喜欢看,可他们小学毕业就没有上学了。之后有个大姐姐邻居,她老早就初中毕业,成绩不行,书本却保存的很好,挑喜欢看的全部拿来放到枕头边。那时农村晚上经常停电,点根蜡烛放在床边,把《语文》书当小说看,把《动物学》、《植物学》、《地理》和《历史》等书当兴趣书看。躲在被子里看书,也是那时的趣事之一。有时会熏得一脸黑,烧到眉毛和被子也是常有的事。

    我爸爸很喜欢看闲书,小说、连环画他都是整套整套的买,杂志也买了不少。可他不善于保管,要么被人家借了没还 ,要么被我们小孩子撕了。连环画我到是看了不少,小说等我看得懂的时候只找到半本《天龙八部》,那时对金庸没有什么概念。杂志买的最多就是鹰潭文联出版的《杜鹃》,那里有许多破案的故事,我们小孩子也喜欢看。

    我第一次完整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大概是在读四年级,具体书名和作者忘记了。一部乡土文学,和贾平凹一个风格,我们几姊妹都把它看了个遍。

    读初中的时候,旁边坐的一位女同学家课外书特别多,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初中生之友》。一般人她还不借,男生也只有我才借得到。

    到读中专时,空闲时间多,几乎什么书都看。金庸、古龙等武侠经典小说全看了一个遍,直接导致假近视变成了真近视。

    那时的暑假读了大量的当代文学作品,这主要归功于同村一人,师范毕业不久,每一县城“迷你书屋”有什么好书,必买回来,他看过后我就去借读。《废都》、《白鹿原》、路遥的许多作品,都是那时看的。

    参加工作后,看的书反而少。记得有段时间非常想看《三言二拍》,在新华书店流连了好久,就是没买。等之后买了一套,又没有读的激情。

    我看的书很杂,什么都喜欢看一点,不求甚解。唯独对经济类不感兴趣,只买过一本股票类的书,期许能搞明白股票是怎么一回事,即使我不买股票。对文学名著,我也是兴趣有限。四大名著没有完整看过,《三国演义》勉强看了三分之二,《红楼梦》看了三分之一,《水浒》和《西游记》基本看的是电视剧。对外国名著,更是兴趣寡然。主要是受不了那种翻译方法,同一个人,一会翻他的姓,一会儿翻他的名,让人很不适应。还有就是语言习惯,直译根本翻译不出原著的意味。《基督山伯爵》勉强看了三分之一,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不过世界名著精讲,我倒是读得津津有味。

    现在看书,对文学著作基本没有兴趣。看的多是一些历史类和论述类作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r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