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我答应了一位同事,帮助其测试云母样品的Rb-Sr定年,但我一直没有开始。除了手头上也有要紧的事情,更为直接的原因,是这件事很难,其中涉及到的稀释剂标定和计算等技术环节,是我的一个心魔。
工作多年,实验室的实验操作,我都会。但根上的原理和技术,很多都一知半解。这种感觉,让我一直没法认同自己是个专业的技术人员。“门外汉”的心虚,时不时会冒出来,狠狠打击我一下。
这次同事想要做的实验,他先后找了多家实验室,都表示无法完成。我们实验室的另外两位老师也因各种原因,也没有办法帮他做。但是,他的文章审稿人要求必需有这方面的数据,所以他很着急。
一方面,出于帮助同事,另一方面,我明白这是难得的练手机会,我顶着很多不支持的声音,依然答应了试一试。我想逼迫自己趁机弄懂相关的技术原理和操作。
- 3月6日(周一):上午九点,为了逼迫自己开始,我直接在微信上联系了实验室老师,表示一会想去请教他问题。——果然,话抛出去了,我立马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当天晚上七点,遇到了问题和疑惑,不纠结不犹豫,再次在微信上联系了老师。
- 3月7日(周二):查阅资料,研究样品实操流程,和老师多次微信沟通。我的追问也得到了老师的反馈,一些疑惑逐渐解决,思路更加清晰。
- 3月8日(周三):自己编辑了计算公式,和老师的公式反复对比,最终成功梳理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也改进了多年来想要改进但不得法的计算表格。
总的来说,外部的压力驱使下,用3天时间,基本弄懂了九年来都想弄清楚的问题,非常满足。这次的事情也给了我很多鼓舞。有些事情看着难,但盯着做,直面困难,迟早能找到路径。
另外,年初曾许下一个愿望,希望今年能同时做几件事情,提高工作效率。之前一直在写一篇论文,不愿放下,但完成文章还需要很多时间,不能一直等文章写完了再来处理实验。所以,这周一我逼迫自己放下了文章,来着手实验相关的事。接下来把实验安排了,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里,就能再接着写文章,也算是同时推进了两件事。
直面困难,内心就会突然多出来很多勇气,再难的事情也一定能找到路径去完成。想起来自己曾经很喜欢的一句话,“Whenever you face a probelem, you hava a chace to improve yourself.” 这句话很激励人,但直面困难是第一步。这种宝贵的经验,以后要更多的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