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隆博士在美国精神治疗协会所做的一次演讲中,引用了艾伦.卫理斯的故事,关于他和与他的那只名叫蒙提的狗:
如果弯腰捡起一根小棍,它马上就跑到我前面。于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发生了:它有了一个使命……它从来不会对这个使命做出评估,它只是让自己投身于执行这个使命。不管我把棍子扔得有多远,它都会跑过去或游水过去,穿越任何障碍,去得到那根棍子。
得到棍子之后,它把棍子叼回来,因为它的使命不只是得到棍子,而是把棍子带回来给我。当它在靠近我的时候,它会慢下来,以便把棍子交给我,就算是完成了任务。然而,它并不喜欢完成了使命后,让自己处于等待的状态。
于是我与它都是一样的,我们都需要服务于某种高于自身的东西。在我准备好之前,它必须等待。它很幸运有我为它投掷那根棍子,而我正在等待上帝为我投掷棍子,我已经等了很久。那么谁又知道什么时候,上帝会再次会注意到我,如果他曾经这样注意过我,并且给我提供机会满足我完成使命的心情,就像我给蒙提提供的机会一样?
我在思考这段话,这就像老子在用水解读道。我们都在道之中,但却无法言说,尊道而行,人生才会少很多的烦恼,多一些快乐。
艾伦.卫理斯在用这个故事寻找人生的使命,要知道某个地方真的存在一个生活的目的。不仅是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当把目的关注于物质,忽视精神,生活就很少很多的乐趣,甚至痛苦会多一下。
物质只在解决温饱时,会成为幸福的条件。在吃穿住行满足之后,拥有已经不会成为幸福的正比关系,甚至呈现反比。在于忽视了精神的因素。
昨天和一个朋友聊起画画的问题,他说小时候喜欢,但是没有条件学,所以搁置下来,但现在依然喜欢,屋里的结构,样子都能画下来。我说:现在学习也不晚。他说了一句和当年别人问我写作有什么用同样的回答:学了有什么用,又不能增加收入…….
我的思考停滞了一会,说:你说的对。说这句话是不想去改变别人的认知。在别人没有想改变之前,最好不要言说精神层次的理解。
人生空虚的感受,在于大脑中充斥着各种与自己不相关的信息。当内心是满的,也就无法认识自己,无法产生好奇。
使命就是行使你的生命,上帝已经给予,只是“道”两侧的风景吸引你的注意力,比如欲望,依附,恐惧,愤怒。当陷入负面情绪当中,就会对一切失去热情。你感到如此的空虚,仅仅努力让自己出人头地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使命是爱,自由,安静,空杯,谦卑,善于守弱。一个朋友陷入焦虑中出不来,已经影响了生活的质量,我说:你可以改变一下行为。从4点早起开始。几天之后,给我留言,明天依旧想早起,自律感觉不错。
道理简单,焦虑等情绪过多,在于被思想主导了生活,而思想是记忆,经历,教条的积累之物。当有意识的主导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专注于当下的感受,不再用过去看待当下,也不在把期待放在未来。你要知道,只有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亚隆博士说:人生的意义感产生于投身于对生命的拓展、生活充实、自我超越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