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精进2》
【正文】
我觉得这是一本难啃的书。
001.限制创造更多可能
要想写一个故事,就从设计一个充满限制的场景开始。
在《爆笑虫子》这个例子里,一个特别的场景设计成就了这个故事。这个定位在排水沟的场景代表的是什么呢?一个处处受限、要啥没啥的地方,才是会发生无数故事的场景,故事在这个场景之中便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正因为这个地方是那么的匮乏、约束、凋敝,所以一旦有什么东西进入这个场景中,就都成了“大事件”,不管是冰激凌、火腿肠、可乐罐还是哪怕一根吸管,对于那两只虫子来说,都是上苍赐予的好吃又好玩的神奇礼物。
所以,在我有限的生命当中,如果是平淡无奇,我会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价值。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总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在海德格尔看来,正是因为死亡不可避免,生命的活力才能被激发,人的精神力量才能被最大程度地唤醒,人才会拼尽全力活出精彩而不凡的一生。
002.把限制当做解决问题的线索
学会思考事物的限制,能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在处理麻烦的事情时,可以试着问自己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件事物的限制有哪些?
问题二:这些限制的背后反映了哪些信息?
思考潜藏在限制背后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就是应对问题的线索。
我感觉思维已经固化,对所有眼中的事物,进行常态化的理解对待,没有再深入思考,这个物品,或者这件事情给我的不同点在哪里。
反思一下,我在装行李箱的时候,并不会把物品的顺序怎么做改变,而是不带这些放不下的东西。
003.理解限制,打破惯性
如果现实的、客观的限制牢不可破,那么去打破思维的限制就是最可行的路径。
因为人是习惯的动物,人总是从过往中吸取经验,所以当有问题出现时,大脑的本能反应是找过去的答案。用旧答案来回答新问题,可行吗?有时候可行,但总有不可行的时候。所以打破限制很多时候是要打破自己思维上的惯性。
004.随机性打破惯性
当你感觉你的思考进入了死胡同,再也没有什么新方法的时候,可以拿出一个随机词表(其实只要拿出一本词典,随意翻到某一页就可以),随便找出一个词,跟自己原来思考的主题组合在一起,然后看有没有新的灵感火花出现。
如果写不出文字,可以试试翻开手边的一本书,闭上眼睛,手指着的文字是否可以和今天的想法结合一下呢?欢迎尝试一下。
005.启发式打破惯性
所谓的启发式,指的是一些思考问题的角度,它们是思维专家们从大量的经验和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已经被证明对开拓思路很有效。比如创意专家奥斯本提出的“创意九法”,是九个具有启发性的创意提问,包括是否可以组合,是否可以挪用,是否可以重新排列,是否可以逆转,是否可以放大,是否可以缩小等等。
如果遇见一个问题,当然是暂时解决不了的,那么通过这样的问答,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呢。
006.一位作家的尝试
一位作家在谈写作秘诀时说,写作最关键的是让自己写下去,是坚持去写,一天都不要断,即便有时候会枯坐在桌前,实在不知道写啥,也可以以“为什么我今天写不出来”为话题开始去写,写着写着灵感就多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写东西写不出来明明是一个劣势,却反手成了一个写作的素材,照此举一反三,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呢?
反向剖析,自己目前的问题。
我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状态?
由什么变成现在这样的呢?
如果我改变其中一样条件,结果又会如何?
我的限制目前为止是什么?
如何把限制转换成我的优势呢?
……
【精进2】难啃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