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湖南师范大学
为你追逐——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为你追逐——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作者: businessbusy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3:11 被阅读1次

           (评论员 左涛)看完《追风筝的人》,我整整抑郁了两天,感觉就像小时候不小心吃掉了坏掉的冰淇淋,难受,却无从说起。为阿米尔追悔万分的童年,为哈桑千千万万遍的忠诚,也为阿富汗和平不再的现状。

           在很多的小说或者电影里,一个正义的奉献的羔羊形象是必需的。譬如武侠世界里的大侠,譬如盗墓笔记里的潘子,他们一生都在牺牲,却不要求回报。人们纵然会心疼,可惜,但主角们常常无法给予同等的爱,于是羔羊们一次又一次降低自己标准和底线,直至耗尽自己所有的光和热。哈桑就是这样一个羔羊般的存在,不抗争,逆来顺受,为阿米尔那一点点爱与同情而追逐一生。

           文中反复提及:“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他对阿米尔的爱,是无私奉献。在前期,我一度对阿米尔觉得厌恶和不可思议,尽管书中他的心里的挣扎,痛苦,愧疚,自我厌弃描写得非常动人,但是,错了就是错了,所以不能理解不能原谅。但就像哈桑说的第一个单词是阿米尔一样,阿米尔如同哈桑般疯狂地追逐着他的父亲。父亲之于阿米尔,阿米尔之于哈桑,其实都算是妈妈一样的角色,孩子为了得到母亲的宠爱,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渐渐地,我却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为了阿米尔,善良,却懦弱。

           曾有人说:“友谊和爱,是在困难之中由弱变强的柔韧派,也是在权衡利弊之中土崩瓦解的懦弱派。”哈桑,就是那个爱的炮灰。

           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者结束,成功或者失败,危在旦夕或者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民族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游行。或许,就是这样的文化氛围才造就哈桑这样逆来顺受的人,也造就阿米尔父亲那样勇于冒险的人。两种极端性格的人,却都是阿富汗的文化产物。

           而这般灿烂的阿富汗只能永远地存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了。曾经对于我而言,阿富汗的战乱只是个代名词。我对那里的人民充满同情,一种无法感同身受的虚假的感情。在我的潜意识里,动荡不安的阿富汗才是常态,然而当作者用回忆的笔触去描画出一个平静的春暖花开的,羊肉串香飘整条街的画面时,再美好也是灰暗的,因为我们早已看到她破败的结局。这样的阿富汗让在小镇长大的我无疑震撼,太像了。在小镇长大的人,都会有阿富汗人般的感觉,就算是陌生人,也能在五分钟之内迅速找出彼此的亲缘关系。我们总热爱与朋友一起爬上树,三五结伴,促膝长谈,意气风发,嫉妒着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曾有人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摧毁给人们看。追风筝的人无疑将这种悲剧做到了极致。记得有同学在看到哈桑被凌辱时说,好虐心,我看不下去了。我却不能说,会好的,因为更大的悲剧,更难受的虐心就在后面潜伏着,以貌似柳暗花明的方式,咄咄逼人,不容拒绝。

           个人觉得文中埋伏得最失败,或者说最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哈桑与阿米尔是亲兄弟。这个简直呼之欲出,譬如父亲对哈桑的关注,譬如哈桑离开时父亲的痛哭,再譬如父亲说的那句“如果哈桑也在这该多好”,所有细节无不在表明他们的亲缘关系。另一处便是索拉博的自杀,在阿米尔说出那句“我永远不会再离开你,不会再让你回到孤儿院”时,我的心咯噔一声。阿米尔在被阿塞夫殴打,他想的是“我的身体受损,但心灵却已然痊愈”,他以为这就是救赎。若是安排他奋起反抗带走索博拉,我可能会相信他不再懦弱,索博拉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是索博拉,多年前哈桑为了阿米尔选择屈辱的顺从,多年后索博拉为了阿米尔选择了反抗,尽管他还只是个孩子,对阿米尔的保护欲战胜了杀人的恐惧。这就是索博拉,哈桑的儿子,又一只爱的炮灰。所以我坚信故事并不会这样结束。果然,索博拉无法去美国。或许,阿米尔只有直面惨烈后才会有勇气去自己追逐风筝。

           是的,风筝就象征着他缺失的人格。拉辛汗说:“把错误转化成善行,才是真正的救赎。”回到阿富汗,找回索拉博,这是救赎的开端,但在旁人眼中,“阿米尔老爷你真是一个伟大的人”。中国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大概全世界的人都会对选择救赎的人抱以宽容。然而,他的风筝还没有被追回,那个风筝,早就在二十多年前,在那个昏暗的小巷子,被践踏得面目全非。所幸,结尾时阿米尔终于去追了,那个风筝,终会被找回,被修补,被洗刷。而索拉博,那个笑容,想必不会成为绝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你追逐——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v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