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有一句话,是说八小时以内求生存,八小时以外求发展,从最近的生活体会来看,对这种说法越来越认同了。
我们多数时间不能明确区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把两者划分的太细也没有必要,但只想着靠工作收入把生活过好却不太现实。媒体上流传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均工资快上万了,李克强总理却指出全国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千元。
看看身边人的收入,平均下来大部分人拿到手只有三五千元的工资。在实际通货膨胀每年接近百分之八的情况下,靠工资收入仅能维持温饱和基本开销,距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有很远的距离。
面对今后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只有做好我们手头的工作,再不断培养更多的技能,才能做好应对环境变化的准备,这要求我们在八小时之外找出路,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是做好份内事,把工作标准至少提升到中上水平,努力学习研究行业内大咖们的工作方法,保证自己拿出的工作成果不低于公司里其他同事。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做到一般人一天的工作量自己能在半天完成,准时下班。
其次是好好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想办法让自己变成“晨型人”,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养成在上班时间前3小时起来的习惯,这样才能至少有2小时整块的时间可利用,下班也能腾出2小时的时间来。如果想不到学习的方向,就从通用技能学起,像英语、写作、编程等,还有一些基础知识,像概率论、统计、心理学等。
最后当然是行动了,经过屡败屡战才意识到,开始培养一项新的习惯或学习新的技能,起初会不可避免的拖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只要始终保持对这项技能或习惯的渴望,就会逐渐找到办法,当渴望足够强烈,或对当下环境越不能容忍时,就会找到办法,逐步行动起来,越来越接近想要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