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浏览器DOM API有哪些?

浏览器DOM API有哪些?

作者: 读行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9-28 23:09 被阅读0次

    简介

    What

    虽然网页内容使用各种标签平铺而成的,但是在浏览器中它们却不是同样的平铺结构,而是被解析为树形结构,所有的标签按照层级关系建模构建成一棵树,这棵树就被称为“文档对象模型”树,英文为Document Of Object,简称DOM树。

    Why

    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面向对象”编程的强大,几乎所有在操作系统之上构建的大型软件都离不开这一思想和工具,另一方面是因为树形结构是对一切复杂层级系统的抽象,一本书的结构、一个家族的人员关系、一个公司的上下级关系、甚至一个国家的治理模式,实际上都是一种树形结构。

    所以,基于这些思想和工具来构建复杂文档的结构也就可以理解了。

    DOM API分类

    DOM API就是DOM树开放给开发者的接口,是对系统能力的延伸,大致会包含4个部分。

    • 节点:DOM树形结构中的节点相关API;
    • 事件:触发和监听事件相关API;
    • Range:操作文字范围相关API;
    • 遍历:遍历DOM需要的API。

    节点

    主要的DOM树节点的继承关系如下:

    DOM节点继承关系

    使用代码验证:

    
        alert(document.body.constructor.name) // "HTMLBodyElement"
        alert(document.body) // [object HTMLBodyElement]
    
        document.body instanceof HTMLBodyElement // true
        document.body instanceof HTMLElement // true
        document.body instanceof Element // true
        document.body instanceof Node // true
        document.body instanceof EventTarget //true
        
        HTMLInputElement.prototype.__proto__ === HTMLElement.prototype //true
        HTMLAnchorElement.prototype.__proto__ === HTMLElement.prototype // true
    
    

    完整的继承关系如下所示:

    DOM节点继承关系

    Node

    Node是DOM树继承关系的根节点,相当于一个“抽象类”,提供了操作DOM的基础能力,主要有下面这些API:

    • 关系节点
      • parentNode,父节点;
      • childNodes,孩子节点;
      • firstChild,第一个孩子节点;
      • lastChild,最后一个孩子节点;
      • nextSibling,下一个兄弟节点;
      • previousSibling,上一个兄弟节点。
    • 操作节点
      • appendChild,在后面添加孩子节点;
      • insertBefore,在某个节点之前添加;
      • removeChild,删除某个节点;
      • replaceChild,替换某个节点
      • cloneNode,复制一个节点,如果传入参数true,则会连同子元素做深拷贝。
    • 比较关系
      • compareDocumentPosition,是一个用于比较两个节点中关系;
      • contains,检查一个节点是否包含另一个节点;
      • isEqualNode,检查两个节点是否完全相同;
      • isSameNode,检查两个节点是否是同一个节点,实际上在JavaScript中可以用“===”;
    • 新建节点(DOM标准规定文档节点必须由create方法创建,而不能用JavaScript的new创建)
      • createElement
      • createTextNode
      • createCDATASection
      • createComment
      • createProcessingInstruction
      • createDocumentFragment
      • createDocumentType

    Element

    Node提供了在树形结构中操作节点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Element元素,是Node的子类,对应了HTML中的标签,即有子节点,又有属性。

    属性

    innerHTML

    表示元素后代的HTML序列,设置新元素将会先删除老元素,再创建新元素。

    如果设置一个非法HTML值,浏览器会进行修正。

        document.body.innerHTML = '<b>test';
        alert( document.body.innerHTML ); 
        // <b>test</b>
    

    outerHTML

    该节点的所有HTML内容,是它自己和innerHTML的合集。

    注意,修改outerHTML并不会改变该元素的值,因为这样操作不符合“面向对象”的特征:父元素拥有子元素,只有父元素才能“操作”子元素。显然,要修改outerHTML的值,只有outerHTML的父元素通过innerHTML来修改。

    data

    innerHTML适用于所有Element节点。但是有些节点不是Element,比如Text,Comment,这时候可以使用data属性获取,或者用nodeValue获取。

        <body>
        Hello
        <!-- Comment -->
        <script>
            let text = document.body.firstChild;
            alert(text.data); // Hello
    
            let comment = text.nextSibling;
            alert(comment.data); // Comment
        </script>
        </body>
    

    关系属性

    类似Node中的属性,只是变成了Element子类。

    • parentElement,父Element节点;
    • children,所有Element子节点;
    • firstElementChild,第一个Element子节点;
    • lastElementChild,最后一个Element子节点;
    • nextElementSibling,下一个兄弟Element节点;
    • previousElementSibling,上一个兄弟Element节点。

    Others

    • nodeName: 对应Node,所有继承自Node的子类都有;
    • tagName: 对应Element,只有继承自Element的才有;
    • textContent: 获取所有后代元素的Text值;
    • hidden: 是否显示,和style="display:none"左右相同;
    • value: 对应<input>, <select> and <textarea>的值;
    • href: 对应链接的href值;
    • ……

    方法

    操作属性

    • getAttribute
    • setAttribute
    • removeAttribute
    • hasAttribute
    • getAttributeNode
    • setAttributeNode

    此外,还可以像访问property一样,访问attribute,比如document.body.attributes.class = “a” 等效于 document.body.setAttribute(“class”, “a”)

    查找元素

    • querySelector
    • querySelectorAll
    • getElementById
    • getElementsByName
    • getElementsByTagName
    • getElementsByClassName

    需要注意,getElementByIdgetElementsByNamegetElementsByTagNamegetElementsByClassName,这几个API的性能高于querySelector

    另外,由getElementsByNamegetElementsByTagNamegetElementsByClassName获取的并非一个静态数组,而是一个可动态更新的集合。

    遍历

    DOM API中还提供了NodeIterator 和 TreeWalker 来遍历树。

    NodeIterator

    document.createNodeIterator(root, whatToShow); 实际上,由于性能等问题,工作中很少用到。

    参数

    • root: 文档根节点
    • whatToShow: 可被访问节点
      • NodeFilter.SHOW_ALL:所有节点
      • NodeFilter.SHOW_ELEMENT:元素节点
      • NodeFilter.SHOW_TEXT:文本节点
      • NodeFilter.SHOW_COMMENT:注释节点
      • NodeFilter.SHOW_DOCUMENT:文档节点
    • filter: 过滤器,根据需求返回下面这些:
      • NodeFilter.FILTER_ACCEPT
      • NodeFilter.FILTER_REJECT: 跳过当前节点和所有后代节点
      • NodeFilter.FILTER_SKIP: 仅仅跳过当前节点

    比如,如果要访问所有链接,可以用下面的filter

        var filter = function(node) {
            return node.tagName === 'ARTICLE' ? NodeFilter.FILTER_REJECT : 
                    node.tagName === 'A' ? NodeFilter.FILTER_ACCEPT : NodeFilter.FILTER_SKIP
        }
    

    基本用法:

        var iterator = document.createNodeIterator(document.body, NodeFilter.SHOW_ALL, filter, false);
        var node;
        while(node = iterator.nextNode())
        {
            console.log(node);
        }
    

    TreeWalker

    document.createTreeWalker(root, whatToShow);

    参数、用法与document.createNodeIterator类似。但是,TreeWalker多了在DOM树上自由移动当前节点的能力,一般来说,这种API用于“跳过”某些节点,或者重复遍历某些节点。

        var walker = document.createTreeWalker(document.body, NodeFilter.SHOW_ELEMENT, null, false)
        var node;
        while(node = walker.nextNode()) {
            if(node.tagName === "p")
                node.nextSibling();
            console.log(node);
        }
    

    遍历DOM树

    深度优先遍历

    
        function deepWalk(el, action) {
            if (el) {
                action(el.nodeName)
                deepWalk(el.firstElementChild, action)
                deepWalk(el.nextElementSibling, action)
            }
        }
    
        deepWalk(document.documentElement, console.log)
    
    

    广度优先遍历

    
        var nodes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function breadthWalk(action) {
            if (nodes.length > 0) {
                let el = nodes.shift()
                action(el.nodeName)
                
                nodes = [...nodes, ...el.children]
    
                breadthWalk(action)
            }
        }
    
        breadthWalk(console.log)
    
    

    Range

    Range API主要用在富文本编辑领域,平时使用较少。它表示一个范围,以文字为最小单位,不过也可以通过offset获取部分文字。Range
    API的性能更好,但是用起来比较麻烦。

    比如,对于这段HTML:

    <p id="p">Example: <i>italic</i> and <b>bold</b></p>
    

    它的DOM结构如下:

    • P
      • text: Example
      • I
        • text: italic
      • text: and
      • B
        • text: bold

    如果要选择而前两个字,也就是 Example: <i>italic</i> , 用如下代码就可以选取。

    
        let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
        let range = new Range()
    
        range.setStart(p, 0)
        range.setEnd(p, 2)
    
        // 显示选取,和按鼠标右键选择效果一样
        document.getSelection().addRange(range);
    
    

    如果要选择 ample: <i>italic</i> and <b>bol , 就需要offset。

    
        let 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
        let range = new Range()
    
        range.setStart(p.firstChild, 2);
        range.setEnd(p.querySelector('b').firstChild, 3);
    
        document.getSelection().addRange(range)
    
    

    更多详细指南请看javascript.info

    事件

    概述

    一般来说,事件来自输入设备,我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输入设备有三类:

    • 键盘
    • 鼠标
    • 触摸屏

    触摸屏和鼠标又有一定的共性,它们被称作pointer设备,所谓pointer设备,是指它的输入最终会被抽象成屏幕上面的一个点。但是触摸屏和鼠标又有一定区别,它们的精度、反应时间和支持的点的数量都不一样。

    所有现代UI系统,都来自WIMP(Window Icon Menu Pointer)系统,以Window、Icon、Menu、Pointer这四种基本互动元素为基础,构建出了一个具有完备性的人机交互系统。WIMP最初由施乐公司发明,后来被苹果和微软用在了自家产品上,最终演变为当今UI系统的样子。

    关于WIMP,乔布斯和盖茨之间还有一段小故事:

    WIMP是由Alan Kay主导设计的,这位巨匠,同时也是面向对象之父和Smalltalk语言之父。

    乔布斯曾经受邀参观施乐,他见到当时的WIMP界面,认为非常惊艳,不久后就领导苹果研究了新一代麦金塔系统。

    后来,在某次当面对话中,乔布斯指责比尔盖茨抄袭了WIMP的设计,盖茨淡定地回答:“史蒂夫,我觉得应该用另一种方式看待这个问题。这就像我们有个叫施乐的有钱邻居,当我闯进去想偷走电视时,却发现你已经这么干了。”

    捕获和冒泡

    在HTML DOM API中,有两种事件传播机制:捕获Capture和冒泡Bubble。很多人都知道捕获是从外向内传播,而冒泡是从内向外传播。

    但是,为什么是这样的?

    实际上点击事件来自触摸屏或者鼠标,鼠标点击并没有位置信息,但是一般操作系统会根据位移的累积计算出来,跟触摸屏一样,提供一个坐标给浏览器。

    那么,把这个坐标转换为具体的元素上事件的过程,就是捕获过程了。而冒泡过程,则是符合人类理解逻辑的:当你按电视机开关时,你也按到了电视机。

    所以,计算机为了响应事件,必须能够获取到精确的位置信息,这个过程必然是从外向内、从大到小去做命中测试hitTest,这就是捕获。而冒泡更加符合我们人类的行为模式,所有事件或行为一定是先在小范围内被感知,然后才在更大范围内被感知

    捕获Capture

    当多个元素形成嵌套关系,其中的元素接收到输入事件时,此事件首先会被最外层的元素获取,然后不断向内传播。如图所示(来自quirksmode.org):

                   | |
    ---------------| |-----------------
    | element1     | |                |
    |   -----------| |-----------     |
    |   |element2  \ /          |     |
    |   -------------------------     |
    |        Event CAPTURING          |
    -----------------------------------
    

    根据DOM Event标准,整个传播过程有三个阶段:

    1. Capturing phase: the event goes down to the element.
    2. Target phase: the event reached the target element.
    3. Bubbling phase: the event bubbles up from the element.
    事件传播过程

    实际上,捕获模式用的比较少,除过一些特殊场景,一般都不会用到。在事件注册APIaddEventListener(type, listener, useCapture)中,第三个参数useCapture默认为false

    冒泡Bubble

    与捕获相反,当接收到输入事件时,首先会被最里面的元素获取,然后不断向外传播。如下图所示:

                   / \
    ---------------| |-----------------
    | element1     | |                |
    |   -----------| |-----------     |
    |   |element2  | |          |     |
    |   -------------------------     |
    |        Event BUBBLING           |
    -----------------------------------
    

    比如这段代码:

        <form onclick="alert('form')">FORM
            <div onclick="alert('div')">DIV
                <p onclick="alert('p')">P</p>
            </div>
        </form>
    

    执行结果

    • 点击最里层的 p,那么会连续显示三个弹窗,分别为p、div和form;
    • 点击中间的 div,那么会连续显示两个弹窗,分别为div和form;
    • 点击最外层的 form,只出现一个弹窗,显示form。

    如果要阻止事件向上传播,可用event.stopPropagation()或者event.stopImmediatePropagation().

        <body onclick="alert(`the bubbling doesn't reach here`)">
            <button onclick="event.stopPropagation()">Click me</button>
        </body>
    

    在IE9之前,只支持冒泡,但是IE9之后和其他浏览器对两种模式都支持。

    event.target

    event.target表示触发事件的所有元素中,嵌套层次最深的那一个元素。event.currentTarget则是运行事件回调函数的元素, event.currentTarget = this

    焦点

    焦点系统控制键盘事件。当不论操作系统还是浏览器引入多窗口UI系统时,必须有一种机制用来区分到底是哪个窗口正在接收输入设备的输入input事件,这一机制就是焦点系统的核心职责。当一个窗口获取到焦点时,表示它正在接收输入设备(比如键盘、鼠标)的输入事件,这时其他窗口会自动释放焦点。否则,所有的窗口就会失控。

    在桌面浏览器中,可以用Tab键切换到下一个可聚焦的元素,用shift + Tab可以切到上一个。浏览器也提供了API来操作焦点:

        // 获取
        document.body.focus();
        // 释放
        document.body.blur();
    

    总结

    浏览器DOM API为我们提供了操作DOM的能力,这大大提高了浏览器的功能性,为开发人员编写可交互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具体而言,可分为4类:

    • 节点。节点API为操作DOM树提供了基本的支持,比如增删改查节点,获取各种关系节点,以及节点属性等等;
    • 遍历。作为树形结构系统,遍历操作是不可避免的,不过这些遍历API用的并不多,主要是性能和易用性欠佳;
    • Range。Range为富文本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很多便利,不断功能强大,而且性能出众;
    • 事件。输入输出设备的引入,扩展了计算机系统的能力,而事件就是对这些能力的抽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浏览器DOM API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fs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