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随想

清明随想

作者: 炕上躺着呢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16:22 被阅读0次

    清明是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独特的存在,不仅因为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也因为它在我们在清新明朗的春日惬意中不要忘记怀念那些逝去的亲人。

    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这一生中会有三次死亡,第一次就是自己肉体的死亡,第二次就是从亲人的记忆中抹去,最后则是所有生前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归于尘土,关于自己的记忆永远从世界上消失。听起来特别悲凉,好像从来没有开到过这个世界中一样。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如果老家的房子没有拆掉,此刻应该是满院梨花,放眼望去绚烂的雪白。小时候梨树下一片热闹,爷爷爱坐在屋里写东西,退休之后自己总是操心各种事宜,床头一叠写的密密麻麻的东西,那些文字里面透露着老人家对整个家的操持,移民到此地这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在爷爷的安顿下逐渐站稳脚跟,我们能有今天相对安稳的生活离不开上一辈的奋斗。奶奶和爷爷一样都具备典型的劳动人民的特质,一天都闲不住。在奶奶头脑还清醒的时候,她总是忙东忙西,印象中不是种地就是戴着老花镜缝缝补补,心灵手巧就是为奶奶量身定制的词汇,刚落脚此地,街坊邻居一部分小孩子的棉衣棉裤都是年轻的奶奶做的,以前穿奶奶手工做的鞋子感觉很幸福,因为妈妈手工不太好,我就很希望可以穿到奶奶做的鞋子,但是从一片一片布到一双厚实的鞋底,中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的穿针引线,才呈现出那么密密麻麻的针脚,才能支撑起整个人行走的力量。后来妈妈也尝试去自己剪裁和缝制,只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穿。失传的技艺还包括奶奶做麻花,元宵,糖蒜,豆瓣酱的手艺,物质还没有那么丰富的时候,热腾腾的白馒头就上刚炒熟的豆瓣酱比什么都上头。此刻很庆幸90后的童年回忆起来的不是汉堡薯条,也不是炸鸡可乐,来自家里的美味永远无可代替,那些封存在记忆深处的味道也许永远不会被激活,但是永远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因为两个大家长的辛勤付出和经营,这个家一直都井然有序,叔叔姑姑相继成家立业,这应该是他们最大的骄傲了,从白手起家到五个子女成才成人,都离不开他们手胼足胝以养其亲,以身作则以育其后。后来大叔把户口迁入市区,一家三口搬出去了,小叔另外划了一片地也搬出去了,小姑走入工作岗位离开了家,原来从三个厨房不约而同飘出来的炊烟变成一缕,原来院子里打闹的小孩也走进学堂,只有逢年过节才会齐聚一堂,在院子里水泥地上摆上两张大桌子,一道接一道的美味从厨房里端出来,可以围着桌子吃个遍,大人说着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就只管盯着自己最爱吃的肉。偶尔问一问你的成绩,毕竟这也是流传很久的习俗之一。

    可是热闹的场景越来越难得,成年人有自己要打拼的事业,有自己的圈子,当然注意力也慢慢离开了身后的老家。直到最后院子里只有两个老人相依为命,洁白的梨花再次开在枝头,也少了几分欣喜,梨花易谢,一阵风花瓣就铺满地,更多几分落寞。一段时间过后,院子里就只有一个瑀瑀独行的背影,老家院子里鸟叫声依然清脆,阳光斜照在院子里的废木板上,院子里那个拧不紧的水管依旧滴答滴答,破旧的瓦房屋里尘埃在光影里飞舞,那一天奶奶问我,你爷呢?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流出来了。人生走到尽头如果可以心无所忧,心无所怨,心无所念地离去也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可是终究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苦难多于快乐的。

    父母尚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离去,人生就只剩归途。这一生在父母身边肆无忌惮地索取,而扪心自问,我们又为他们做了多少?如果我们在做父母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只享受养育子女的快乐而无所求,等到他们羽翼丰满,就目送他们渐行渐远,是不是痛苦就会更少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随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ik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