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乐瓷器鉴别要点

永乐瓷器鉴别要点

作者: 拍品征集_1f26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0:41 被阅读0次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变和政治上的改朝换代并不是同步的,因此永乐和洪武晚期,以及部分宣德瓷器的区分比较困难,但从一般掌握的现象看,大致可列出下述几点:1、此时的鲜红釉、甜白釉和青花瓷器独树一帜,占有特殊地位,成为明清两代的典型。某些特殊器形可视为始于或盛行于永乐朝,如瓢形扁壶、抱月壶、大天球瓶、单面扁壶、双系(或三系、四系)盖罐、花浇、压手杯、尖底莲子碗等。2、盘、碗之类撇口器的口沿极薄,手抚之较尖而无圆浑感。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我们断定年代初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琢器胎体接痕微露,不及元代与明初时期明显.藏品送拍一线拍行(北京翰海 保利 等)详情可询:一五一,五五九零,一四二五。

3、胎土淘炼精细,胎体轻重适度,尤其以白砂底之细腻而著称,抚摸有极细腻如糯米粉的感觉。4、永乐器的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白釉器的口边与底角釉薄处多闪白色或黄色,釉汁厚聚处闪浅淡的霞?青色,琢器表、里的釉面,多均匀一致。器底的白釉,一般匀净,少有厚薄不均现象。薄处泛黄,厚处呈浆白色,或稍闪青色。有些器底白釉开有细片纹。白瓷器底部聚釉处,呈水绿色特别明显。细瓷底足平削,底釉有的呈波浪纹。5、常见器足有以下几种:高深外撇式圈足、内墙外撇式圈足、里直外收式圈足、齐平式圈足、外底边角微有突出的齐平式圈足。圈足露胎处多泛火石红斑。盘、碗类的内壁与底面先解除印弦纹一周;器心多微下凹,器底外凸,呈塌底状。梅瓶多平底,微有修胎痕,呈直角式小斜坡状甜白器盘、碗的底部胎体稍厚,并不完全透亮,凡器底部全透者,非永乐甜白半脱胎器,应属后仿品。6、青花器釉面肥厚,莹润平净,无桔皮纹.釉色多数发青,用进口“苏泥勃青料”,烧造时有自然的晕散现象,形成浓重凝聚的结晶斑点,呈凸凹不平状,有不同深浅的笔触感。7、此时官窑与民窑常用的装饰,有海水、卷草、缠枝莲、竹石芭蕉、折枝枇杷、莲瓣、洋莲、暗龙等。青花纹饰线条纤细、清晰;所用金彩成色足赤,红彩色鲜。多见缠枝四季花和折枝瓜果为主的装饰纹饰图案。8、玉壶春瓶唇口内外沿,往往有稍厚的釉层,而呈淡青色的流淌斑块。9、永乐款式只有“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字体自然,凡特别规矩而呆板者要注意其时代。10、永乐瓷的气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以30倍显微镜观察,凡气泡一律大小者,要特别注意其时代。

相关文章

  • 永乐瓷器鉴别要点

    由于工艺技术的改变和政治上的改朝换代并不是同步的,因此永乐和洪武晚期,以及部分宣德瓷器的区分比较困难,但从一般掌握...

  • 洪武瓷器鉴别要点

    洪武的鉴定重点是要正确辨别与元瓷的不同,并注意不要和典型永乐瓷相混淆:1.元代除少数玉壶春瓶为釉底外,其他器物底部...

  • 鉴别崇祯瓷器,这个是要点

    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朝历时17年,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

  • 2018-11-02

    瓷器微观鉴别:初学者必读,通过不同气泡的特征,鉴别瓷器的新旧 前言:瓷器的鉴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要始终保持...

  • 2018-10-12

    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与外来影响 一、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 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始烧于元代前期,到元后期至正年间达到了成熟...

  • 2018-11-05

    清代珐琅彩瓷器的主要鉴别要点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

  • 永乐时期的,吉祥三宝

    明朝永乐时期的瓷器艺术独创与多元兼具,堪称东亚工艺美术史的高峰。“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是永乐皇帝对自己心爱瓷器的赞...

  • 四百年前罕见宫廷文房潮品重现记(四)

    郎窑红釉是怎么来的呢? 还是从永乐宣德红釉瓷器接着说。 虽然在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首次烧出了划时代的红釉瓷器,或许由于...

  • 深圳来宝文化拍卖:宣德宝石红瓷器鉴赏

    永乐“鲜红”釉、宣德“宝石红”釉 红釉瓷器初创于元代,明永乐时日臻成熟。永乐红釉瓷呈色红艳,故称“鲜红”。宣德时红...

  • 艳冠瓷界:大明嘉靖、万历五彩瓷

    五彩瓷器是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瓷器生产中最为著名品种,在明代是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和成化斗彩比肩的瓷器名品。 历史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乐瓷器鉴别要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ky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