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夏贝尔不同于其他服装品牌的(省代+加盟+直营),采取的是全直营的方式进行迅速拓店。虽然(省代+加盟+直营)这个好处就是能迅速开店,并且还能分散总公司的压力,但是拉夏贝尔却是依托了自己的全直营体系,在2016年左右开始了O2O线上线下同价,打开了全渠道的发展模式,让线上也成为了自己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拉夏贝尔线下实体店依托了直营体系,输出更好的服务标准和独有的拉夏贝尔品牌信念,从而给顾客更好的服务体验,达到口碑的传播,品牌的良性发展。虽然,销售+生产一体化对直营化有好处,但直营化给公司带来的压力是全方位的,人、财、物缺一不可,尤其是人,所以拉夏贝尔在2015年导入了合伙人体系,以此来解决从3000家的规模拓展到当下近万家的规模的人员管理问题。
拉夏贝尔面对人才挑战:按一家店1+2即店长加2个导购的最基础配置算,而且抛开拉夏贝尔进军MALL综合体,都是追求1000平的旗舰店,需要的团队就更多。姑且算1万家,1万乘以3,一线就需要3万名员工,再加上总公司需要辅助终端的各类人员,3万多名分散在全国的团队,该如何凝聚他们?让他们为店铺业绩和利润的双提升尽心尽力?
哥弟是服装企业中做合伙人制度最早的,当时也只是合伙人制度的雏形,在2005年左右哥弟推出了“店长店”,店长和经营目标绑定起来,然后根据增量部分做分红,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店长,也帮助哥弟在行业内低调的进入女装的第一梯队。除了服装,万科、阿里都是采取合伙人的制度,帮助他们的企业最终成为行业的“超级大佬”。
拉夏贝尔紧跟趋势,在企业的发力点用上了合伙制,避开了因发展太快,运营跟不上问题。拉夏贝尔的合伙制主要是针对一线人员,解决终端销售的问题。我们发现,近2年服装品牌商才逐步开始终端的建设,因为他们发现上层做的再好,终端落地不了,一样是没有结果的。
核心是解决如何“分钱”
其他企业针对销售一般采取底薪+提成的方式,而拉夏贝尔采取的是和销售业绩相挂钩的方式,即店铺的总工资收入是根据店铺的总业绩乘以一定的系数得出,做的越多,用于该店的薪酬总额就越高,而且是店长及员工共同拥有,再进行细分,把团队拉到一个共同协作的阵线上,成为利益的共同体。
往往一线会因为眼前的提成而追求业绩总额的最大化,所以即使打折,总公司利润会降低,团队也不会重视。反观销售型企业要有盈利,就不能用折扣来吸引顾客,利润空间太低,这就产生了天然的矛盾。合伙人制度的导入,让团队从很少考虑整体经营到需要考虑整体的店铺经营活动,让店铺成为自主经营管理中心,以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合伙制的导入,让店长获得更多的决策权,如在装修、陈列、折扣比例等做有限制的决策权,而且在店铺的人员管理上决定人数及调整等。拉夏贝尔在合伙人导入的半年,通过数据比对发现,业绩提升比例,导入的比没导入的明显更高。当然,拉夏贝尔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里不做详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