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劝朋友跟我一起写,甚至女友也跟我一起写过一阵子。只是很多人听到写作这个词后,本能地就开始往后缩,有说自己文笔不好的,有说自己写不了多少字的,也有说自己写不出来的……
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写作。当然,我相信,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有同样一拨人,他们每天都会写些东西。有的人已经写出了成绩,而有些人还在默默无闻。
曾经有朋友很不理解,明明现在写作赚不到什么钱,我为什么还能每天坚持写篇文章。其实我看中的是未来,因写作是一个成长型技能,它会随着你的阅历、知识的积累、写作的数量,逐步完善。
或许现在的我写得很一般,但不代表未来的我不能把文章写好,不能写出有深度的内容。况且,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不断地积累,总有会写好的那一天。
而在此之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行日日不间断之功,虽然有时也会因一些事情中断个一两天。但我不会停下,我会在事情处理完后,继续写。如果没有思路,就去看书、听课、听书,然后思考、复盘,继续写。
就这样,我从2021年末,一直写到了现在。如今再回看当时的文章,与现在有很大的变化,而最大的变化,就是面对写作时的心态。
那时的我很大程度上是在逼迫自己写东西,而不是试图去享受整个过程,更别提去打磨自己的写作风格。有时写不出来,我只会硬逼着自己去写,因为担心一天不写,自己可能就停止了。
还有就是那时写的文章,阅读量很低,几乎没人去看,毕竟文笔太过稚嫩。但在写了三年后,我发现自己对于写作有了新的认知,心态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我开始享受整个过程,几乎每次写作都能进入心流模式,即便写作的过程中内心有在评判自己,也不会被这个声音所影响。
而对于写作风格,我开始慢慢偏向散文的形式,我很喜欢这种形散神不散的感觉,这让我在创作上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相比那些固定的格式、框架、套路,我更喜欢跟随内心的感觉去输出。
当然,我也收获到了一定的好运,比如阅读量的增加,曾经我的文章,很少有阅读量过百的。而如今已经写出来很多篇阅读量过万的了,甚至有的文章一直在被阅读,这不就是一种奖励吗。
其次就是通过写作,结识了很多价值观相同的朋友,这更是对于自己能力的肯定。你看,如果三年前,我因担心自己文笔差,就放弃写作的话,也不会迎来如今这么多的幸运。
所以,有时运气是可以被影响的,那就是持续不断地在某件事上下功夫,你只要花的时间足够长,就能把这个概率无限放大。等那天这个运气被放得足够大了,你也就中“头奖”了。
不光是写作,其他任何事都符合这个逻辑,你越是不做,越是没机会,你越是不断积累,就越有机会成功。
正如戴森改良吸尘器一样,一个模型不行,就换下一个,直到研发出可行的模型为止。为此他尝试了5127个模型,最终研究出来了一块噪音小,不堵塞,吸力不随使用时间减少的吸尘器。然后就有了,如今年营收高达几十亿英镑的商业帝国。
所以,去做事吧,把眼光放长远点。多去想象下,某件事你做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后,你会有怎样的收获。或者仔细思考下,几年之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倒退当下该如何行动。
但不管你的选择如何,唯有行日日不间断之功,才是唯一的破局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