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和先生在家闲来无事就翻看自己的老照片。几十本相册加上散装在各个纸袋里的零星照片真是不计其数啊。慢慢翻慢慢看,慢慢回忆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是一件消磨时光的乐事。
突然我被先生相册里一张陈旧发黄有点模糊的照片吸引了。照片中一个青年戴着眼镜、衣衫陈旧、脚上穿一双那个年代标志性的塑料凉鞋,灰尘扑扑的像一个才从工地下班的农民工,左手还拘谨地插在口袋里,孤独地站在天安门广场凝视着前方。
“那是谁啊?”我问
“我啊!”先生说
看着照片,我有点吃惊,因为与我俩相识的时候几乎判若两人。先生见我吃惊的样子,说这张照片是他的意外收获,于是给我讲了下面的故事。
那是1966年国庆期间,毛泽东邀请全国大专院校师生到北京过节并接受他的检阅。我先生当时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也是受阅学生之一,所以到了北京。
节后的一天,他正独自一人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准备好好游览、参观一下闻名世界的天安门广场。这时一位胸前挂着120相机的女生叫住了他,请他帮忙照几张相,先生欣然同意了。两个素不相识的革命青年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到人民大会堂,再走到天安门,先生一路为她照了好几张照片。照完后正准备分手之际,她说:“我给你也照一张吧,我会寄给你的。”她让先生留下了通讯地址便匆匆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姓甚名谁?先生一概不知。对能否收到照片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后来也就把这事忘了。
过了一年,武汉时局混乱,武斗升级,高校学生纷纷离校避难,先生也去了上海姨妈家。67年“7.20”事件(百万雄师垮台)后的一天,先生收到同学从学校转到上海的一大包信件,其中有一封是来自东北吉林长春某高校的,这是一个陌生的地址。先生拆开后发现里面就是一张自己在天安门的照片,也是先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北京的唯一一张照片,非常难得的纪念。原来是那个女生如约地将照片寄来了。那位偶然一遇,萍水相逢的女生居然忠实地兑现了她的承诺——寄回照片。女生长什么样?戴没戴眼镜?先生没有描述,恐怕也模糊不清了。
她是一个守诚信的人,是她给先生留下了这难得的纪念。 遗憾的是先生在动乱中只保存下了照片却搞丢了她的通讯地址,没能向她表达谢意,他们也就没有了后续故事。对此我很感慨,那个年代的人啊,实在太单纯可爱了。
熟悉和认识我先生的朋友们,你们看照片中那个风尘仆仆像农民工一样的青年是我先生吗?


先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的照片
写于2015年国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