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在欧洲人眼里中国不管是政治、经济都是最为先进的国家。
那个时候的知识阶层正在激烈批判当时欧洲君主政治,急需一个理想的样本,以衬托当世的丑恶。遥远神秘又充满各种诱人传说的中国恰恰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颇相似于先秦时代先哲们搬出尧舜禹上古时代的理想政治来抨击当世的“礼崩乐坏”。
由此,在当时欧洲人眼里,中国的政治贤明、君主慈爱、制度完美、教育尽善,官员们个个都是哲学家。
路易十六,这位后来登上断头台的法国国王,也曾经仿效中国的皇帝,举行“籍田礼”。“籍田礼”是春天皇帝亲自耕田的象征性仪式,以显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如今植树节领导植树有一脉相承之妙。
但是到了19世纪,欧洲眼中的中国形象从巅峰跌入谷底。一则随着列强开始染指中国,真实的中国形象开始在欧洲人眼前展现,另一方面伴随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的征伐,经过了激烈社会变革的欧洲,政治语境也完全转变。中国成为了欧洲可掠夺的野蛮未开化的地区,要不然列强枪炮就师出无名了。
中国没有变,欧洲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