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887143/bf6f7349ee1d5215.jpg)
过度养育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干涉过多。
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被过度养育出来的大学生,对家庭生活更加不满意,心情更不幸福,而且抑郁水平也比其他人高得多,因为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自主,也缺乏能力。
那什么样的养育是过度养育呢?
以下是过度养育的三个表现:
第一,对孩子过度保护,总担心孩子会出事。
第二,对孩子过度帮助,总觉得孩子能力不足。
第三,代替孩子做决定,总觉得孩子离开了自己就会犯错误。
很多的家长可能会说:其实,我们也知道应该放手一些事情给孩子,但是现如今的社会又怎么能跟以前的社会相提并论,以前的孩子到了小学,基本上都可以自己背着书包上下学。可现在,动不动就是撞车的事件,动不动就是拐卖的事件,这叫我们如何能放手呢?
这些家长的这些想法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家长的保护,帮助和指导一定得有个度。如果过度了, 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是让自己在养育孩子的时候疲惫不堪。以下是三个用来判断自己是否过度帮助的依据:
1、孩子是不是遇到问题都来找家长?
2.、孩子是不是很容易就被困难给打败了?
被过度养育的孩子通常都习惯于在父母的加持下,将所有的问题轻松地解决,可一遇到真正的挑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觉得不知所措,因此会带来深深的焦虑。
3、家长是不是经常为了教育孩子而感到心力交瘁?
既然过度教育对孩子的危害这么大,那应该如何来避免呢?
第一,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不要将困难扩大化,在能保证人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去犯错误。让困难好好地磨砺他们,千万不可以被孩子的困难给绑架。
第二,当看到孩子有一些负面情绪,诸如:难过,失望,生气,沮丧等等,不要立刻就采取行动,可以让孩子先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释放不好的情绪,让他们形成一个自我情绪的调节机制。
第三,孩子有孩子自己的生活,家长也有家长自己的生活。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但家长一定得先将自己的生活过好,孩子往往会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获取过生活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