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这句话我们就知道脚对我们的重要性,脚是我们的第二心脏,拥有健康的双脚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然而往往是事与愿违,日常生活中我们涉足于公共场所,使用公共设施,穿透气性差的鞋袜,不注意脚部卫生的条件下,在不经意间会交叉感染到真菌,真菌感染会引起皮肤粘膜的浅部感染,临床上多呈水泡鳞屑型表现,感染真菌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易复发或再感染。也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真菌性脚气。真菌性脚气一般常见的有:水泡型,糜烂型,脚臭型以及角化型。

1:水泡型是典型的真菌感染性脚气,一般发病比较急,原发以小水泡为主。
成群或散发,水泡壁厚,水泡位于表皮层下,泡液透明周围无红晕,好发于足缘部,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炎等.水泡型脚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热天多见,感染者会感到剧痒,经久搔抓后皮肤粗糙,变厚,常可发展为鳞屑型手脚气。
2:糜烂型脚气是由真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透气等都可诱发。
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为本型特点,在所有的脚气类型中糜烂型脚气是最为多见的一种,常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奇痒,易继发感染。常见于足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群。
3:脚臭型脚气是真菌引起的,是由真菌分解皮肤代谢物后产生难闻的恶臭。
在多汗的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若鞋子不透气,空气不流通,臭味就会越积越浓,臭味异常强烈。
4:角化型脚气也是真菌感染的一种。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足缘部。
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基地淡红。自觉瘙痒较轻,冬季常皴裂疼痛。常多年不愈。有时严重的可发展波及整个脚部。其实感染真菌性脚气并不可怕,只要用对方法,正确治疗,都可以去除的。治疗真菌脚气一般可以通过一些中药泡脚治疗,中药泡脚对于脚气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中药泡脚需要坚持才有效果的。也可以坚持外用涂抹抗真菌药物如:达克宁,万全康佰草抑菌液治疗。真菌脚气患者平时注意脚部清洁卫生,避免脚出汗,尽量保持足部的干燥,穿透气的鞋袜,每次换洗的鞋袜建议暴晒,洗脚之后彻底擦干,避免潮湿闷热的环境为真菌提供生长条件。尽量不使用公共环境的拖鞋浴巾等物品,预防真菌的交叉感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