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会儿第五项修炼,实践部分的推动。
即推动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有基础和推动
对其中两个名词有感触:“意义感”“混序”。
part1
现在不太记得他说的意义感是哪种意义感了,但意识到一个人工作有这几种状态:
意义感可以分为:对事业感到有意义感,对自我成长感到有意义感
对事业感到有意义感:他能深度赞同这个事业,他了解并且明确支持这个事业。所以他希望自己的事情成功,所以他很拼;
对自我成长感到有意义:他对事业的感知可能一般,但重要的是他自身参与了。自身的成长很重要,所以很拼。
part2
一个人工作的状态也可以分为:
1、他从每一份工作中都能找到意义感,所以他很拼。
2、他是想努力完成工作,但不会全情投入进去。他跟项目是有疏离感,项目的成功与失败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他秉持的就是:我要努力工作。他不会有很强的主人翁精神。
他也看中自我成长,但是他的自我成长与工作是分离的。他觉得看书、看视频才是自我成长,工作不是。所以对于工作,他只是:我要好好工作。仅此而已。
3、他就是想完成工作。
part3
当一个人很拼,但其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认知)有偏差的时候,也会造成效果的降低。
更从过程/手段着手,而不从结果着手。
“我要学习”,但没有学习指标;
“我要跟用户聊天”,但没有明确的结果;
“我要深入学习心理学”,但对学习最终想要获得的结果没有概念;
“我在成长”,但没有明确的节点和结果
他们经常说“我要....”“我想....”,但是没有想过目的、衡量标准、里程碑
手段不是结果,手段不是结果。
正确的思考顺序很重要:想要做事的时候想这件事最终带来什么结果?会对什么内容有所提升?里程碑是什么?每一步/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的可见产出是什么?整个事情对进度条有影响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