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学习,这个命题很大。下面尽可能逻辑清晰地谈一谈关于这个命题的认识。
首先,做一个命题分解。我想,分成三部分来看。1、如何,2、高效,3、学习。如何,讲的是学习的方式方法;高效,是学习的效率效果;学习,首先是要对学习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先说学习。(此处百度所得)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以上为百度内容)
现在只讨论狭义的学习。学习的定义中包含了“使个体可以得到”的表述。得到,是一个内化的概念,也是学习本身需要达到的结果。这个结果是通过学习主体通过阅读、研究、观察、思考等一系列过程途径实现和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得到。得到什么呢,是知识、认知、技能、方法等,这些东西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而且,一般来说,只有以一定方式输出(如写文章,编程,改进工艺等)才能被外界感知并影响外界。也就是说,只有应用才能窥见学习结果的一角,最直观的就是高考嘛。打个比方,输出就是砍柴,人的头脑就好比砍柴刀。学习,不断精进头脑,优化学习结果,就是想办法好好磨刀,把刀磨的锋利,从而更好地砍柴。
再说高效。高效,我认为,应该理解为高效率。效,为效果;率,为速度。还是以砍柴类比。高效,就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刀磨快。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问题:怎样做到呢?那就是如何的问题,也就是方法问题。
最后一个因素:“如何”,也就是方式方法。仍然以砍柴磨刀类比。磨刀有方式方法,任何方式方法都有背后的逻辑规律。比如,磨刀要选择合适的磨刀石,要边磨边观察,要换面磨,等等。当然,学习作为加工头脑这一无形的过程,比磨刀要复杂得多。磨刀者,可以从刀面变化等情况拿经验判断磨得是否到位,也可以实际去砍柴试一试。而学习呢,只能从输出结果来判断学习效果。这也就道出了学习最大的一个特点:输出,几乎是评价和验证学习效果的唯一途径,也是分析评判改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最重要的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文章质量好坏,编程的优劣,工艺的改进效果。。。。。。这些输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有程度好坏的区别,也就提供了对比改进的机会。比如,考试考了70分,成绩不好,那怎么办呢,还得努力。努力干什么呢,就是再学习。又学了一个阶段,再去考试,结果考了80分(假定题目难度一致,以免有人抬杠)。说明,再学习是有效果的,有心人就会回忆总结,为什么有效果?这就是形成学习方法的过程。本质上,这也是学习。学习方法本身也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就好比用机器设备加工机器设备。80分还不是令人满意的结果,那就会进入下一个再学习再考试的循环。结果是考了90分,于是有心之人就会再回忆再总结,形成并进一步固化学习的方式方法。这也说明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边会谈到学习不仅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这里描述的是一个最简化的学习提升过程,目的是为了引出学习方式方法形成的机制问题,学习具有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
当然,实际学习过程要繁复很多。更多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努力了,学了一个阶段,但是还是从80分考到了80分,甚至是75分,70分(比如,很多高考复读生复读那年考的还不如第一年,甚至远远不如,这个,单从结果上看,是学习效果下降、失效。这个现象原因很多,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这时就会出现困惑,甚至动摇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这个时候,复盘,总结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做对了,是经验,是正确的道路;做错了,是教训,是错误的道路。总结了经验,以后就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吸取了教训,以后就尽量避开这条错误的路。而且,一定要沉淀,并不断改进。这就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高效学习的根本。
(写到这里,感觉有点为了写而写了。主要是没有连续写,今天写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当天思路的深入状态了,这是以后写东西要避免的。此为教训。)
以上是从学习过程来讨论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是高效学习的大方向性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我认为,保证高效学习的实现,主要是在遵循上述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还要有专注的学习状态,批判性地对待几乎所有的信息——这个习惯的好处是,它会引导你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加强记忆(记忆是几乎所有学习的基础),形成并夯实自己的思维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