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在讲经说佛时教化世人不可有虚妄之心,当还事物本来面目。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不必执着于虚荣表象,事情就会还原。有位禅师很喜欢用偈诗来概括事理,让弟子自己去领悟。
有一天,他来了雅兴,顺手写了两句话:“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让弟子们参研。
一个弟子自作聪明地抢先说:“其中没有淋到雨的人,肯定是穿了雨衣。”
禅师听了后不语,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接着另一个弟子说:“我想这应该是一次局部雨。这种现象虽然不多见,但还是有可能碰到的。没有淋到雨的人,走的正是没有下雨的这边。”说完这话,他满怀信心地看了看师父。
禅师笑了笑,仍然沉默不语。
第三个弟子见师父没有表态,于是说:“你们的解释太牵强了,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个没有淋到雨的人在屋檐下行走呢。”说完后,得意洋洋地瞟了两位师兄一眼,准备接受禅师的赞赏。
禅师朝弟子们笑了笑,缓缓地说道:“你们都非常聪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出种种不淋一人的条件或理由,但是你们钻入了牛角尖,错误地执著于不淋一人这一点上。事实上,如果你们换一个角度想一想,所谓的‘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模式中,死钻牛角尖,死死地拽住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那是不可更改的真理,循规蹈矩,无法解脱自我。事实上,如果你放下心中不可逾越的神圣,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人们有时候不愿意舍弃原有的认识,所以才不会有新的开悟。虚荣是外相,只有懂得付出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有时候这收获就是给众生一路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