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成为无助的父母?
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陌生与可怕
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
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
爱不能,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当TA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问题时
有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
为什么?
因为父母们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
01
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
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
我经常接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短信留言、电话、微信:仅因母亲对儿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3岁的孩子自杀。
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居然跳楼。
因迷上网络游戏写了大量网络日记的孩子怕父亲责骂而跳楼,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TA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尽管有遗传问题,尽管有环境问题,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
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过下列问题:
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
如果你亟需挣钱,如果你事业太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哺育,那你暂时一定不适合要孩子,否则,极有可能事业做大时孩子已经成陌路人……
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人;如果你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你要考虑一下是否短期要当父亲或母亲。
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的阶段,每阶段你需要做什么来完成对他的“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养,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养?如果你以为你的孩子生出来后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
因为,在现代社会你不教育,电视、网络会教育TA,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晚——心理发展有关键期。
尤其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02
孩子在依恋期里,
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一脖子的仇视,为此父母感到恐惧,感到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
很多父母告诉我说,孩子出生后,奶奶愿意帮助我们带,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再把TA接管回来。
可是,TA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青春期出现的隔阂原因在依恋形成期。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物品。
然后,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结果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恐惧地叫几声,然后就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
只有在饿的时候,它才下来,吃点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爬到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
这一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虽然需要食物,但随后的需要就是对抚养者的依恋,后一种需要超过玩具的吸引。
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
鉴此,需要所有的父母明白: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当然,在孩子12岁之前,依恋现象一直存在,依恋现象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越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TA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03
孩子言语发育需要爱的唠叨
言语表达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往往在人际关系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表现得较为消极,甚至出现口讷,语迟、自卑等。这种人在需要与人交流或沟通时往往具有障碍。
这种障碍出现在幼年,当人进入青春后期至婚恋期(一般20至29岁)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尤其是男性,若有这种困难,他会在与异性交流时因无话而僵持、因不知说什么而显得为人无味,因不知怎样让人开心而自身紧张,尤其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他会更加焦虑……
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无助的前三年,人需要别人为TA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还需要经常看到“人脸”,听到“人声”,尤其耳边要有不断地爱的唠叨。
事实上,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只有真心爱孩子的人才会边陪伴孩子边唠叨,即使宝贝拉了很臭的屎,抚养人也是爱意浓浓、唠叨之中换尿布和清洗。
这种唠叨,尽管宝宝听了当时没有什么反应……但不可小看这种唠叨,可让孩子早早地冒出话语,因为所有的“说”都是在“听”之后,听得多才能说得多。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说话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为TA在一岁半至三岁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内(与幼儿园长大的孩子相比),并且身边总有爱TA的亲人唠叨。
相反,当我们发现孩子到了4、5岁见陌生人时,不爱张嘴,不爱叫人的孩子往往是TA在3岁前缺乏这种“唠叨背景”。
如果我们遇见一个青年人或成年人,TA能在短时间内很自然地与人说话、爱说、善说的人,这种人往往没有社会交往(即与人交流)的困难或障碍。
敲重点:
孩子幼小的时候(尤其1岁半之内)只有物质抚养是不够的,不管TA是否反应,也不管TA能否听懂,抚养人在用照顾表达爱的时候还一定要多唠叨些……让TA耳边留下妈妈的细语,父亲低沉的音质。
因为这时所有的唠叨声音都和你们照顾TA让TA产生满足而形成的快乐记忆相联系。那是TA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之一:熟悉的声音……
04
在孩子六岁前对TA说“不!”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当TA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却有一天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TA参与抢劫了”?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TA怎么就因为说TA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TA就离家出走?
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TA出门过马路时TA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TA们,TA们还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TA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TA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TA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TA痛哭一番的经历。
父母若在6岁之前(最晚别超过10岁)对孩子说“不”,TA尽管会因为你的拒绝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
可是你若等TA12-14岁之后的青春期,你再开始对TA“说不”时TA不会再哭闹、再气噎,也不再打滚。
TA会离家出走,TA会服毒自杀、TA会跳楼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TA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TA,TA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TA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所以,父母的养育之爱要有知性,不要给孩子一种误读的可能。
那么,如何对年幼的孩子“说不”呢?
1. 选择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5岁。在3岁之前,孩子的哭声一般是TA身体痛苦的感受表达,所以哭声是一种信号,我们要帮助TA解除痛苦感受,要去关爱TA……
但是,孩子到3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TA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而是一种意向表达。
譬如:你带TA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TA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
当父母发现TA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要有意地对TA进行“说不”的教育。
2. “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TA在众人面前、或在其他亲属而前面对你。
所以,无论TA在哪里与你对峙,与你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
你将TA置于卧室中,将门关上,让TA单独面对你,TA会感受一种情境压力,然后,告诉TA“你今天这样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3. 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父母一不要打TA,二不要骂TA,三不要在这时给TA讲道理,因为TA还小,很多言语还不太明白;四不要走开,因为要让TA一直感受你不让步的态度。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TA面前,看着TA哭。TA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TA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TA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
但TA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这一时间的“坚持”就向TA展示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TA都有好处。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TA就明白了。
从此之后,TA不会再如此辛苦地与你闹!然后你再进行疏导性教育,恩威并施,让TA知道,父母爱TA,但父母不迁就TA——这种“较量”最早越好。
05
幼时的耳闻目睹决定人的观念
我们经常会发现,做为成年人在同一事情面前的做法大相径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与人的差距经常被人们视为“人的素质”,但这不是人的素质问题,而是人的观念差异问题。
素质一般是指个人是否具有做某事的能力和潜质。这种能力或潜质多源于天生的属性。而决定一个人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其判断与选择的关键却在于人的观念。
许多成年人做完某种不良之事后会出现“于心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感就源于人内心的观念存在。
有人在某事面前会说:“这种事打死我也不能做”!这一定是与他的观念相冲突的事。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
譬如,有人见孩子落水,立即跳下水去救孩子。事后,有些人想写篇表扬稿,经常会问救人者:“你当时怎样想的?”许多类似的情境下救人者都会说:“我什么都没有想就跳下去了。”
TA说的是实话。因为那种情境下没有想的功夫,多耽误一秒都会危及孩子的性命。这种没有“想”就“行动”的内心动力就是观念。
观念,是人的一种看法。
只是这种看法往往发生在“观”的同时或“看”的同时。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
但多数人不知:孩子在听得懂“道理”之前,TA已经在形成某种看法。比如在孩子任性地放声大哭时,大人不吼,也不急,不打也不骂。
而是安静地坐在TA面前,用等待的眼神看着TA的哭一样,TA看到这一幕后就会明白:自己这种故意哭闹对父母没有作用,以后TA就不会再这样故意在父母面前发脾气。
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生病,的父亲或母亲轻轻地走近TA身边,用温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额头,轻轻地坐在TA身边,给TA掖紧被子,陪伴着TA……这种情境长大的人当其身边有人生病时,TA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照顾别人。
如果某天孩子与母亲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亲要钱,母亲没有说话,无声地从身上找些零钱交给乞丐,这孩子长大后面对乞丐也会同样做法的。
相反,父亲经常在家中拳脚于家人,这种家庭长大的男孩在处理自己家庭冲突时一定有相关行为;母亲经常对邻居泼口大骂或对人骄横跋扈的,其子女长大后也会出现人际关系的相关麻烦。
我们还必须知道,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TA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
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尽显父母的善良与榜样,在谈吐中表现文雅与谨慎,在处理各种意外事务时有理有节。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的读书复盘笔记。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