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

作者: 青者言墨 | 来源:发表于2021-12-30 19:32 被阅读0次

西郊冯氏园的海棠花

朱彝尊不但回信了,而且亲自己登门拜访了。

对于成德来说,给朱彝尊写信,完全是倾倒于他的《江湖载酒集》和《静志居琴趣》,普天之下能够把词写得如此真挚感人的,再难找到第二个人。这是惺惺相惜之情,成德渴望结识他,渴望和他一起谈诗论词。

而对于朱彝尊来说,落拓江湖载酒行,说来潇洒,其实大多数的时候都在喝粥,哪来的钱买酒呢。凄凄惶惶,已经这么么过了大半辈子。当初做上门女婿,已经很抬不起头来了,自己又一直窘迫,生计无着,不要说被旁人看不起,就连岳父、岳母,及至自己的妻子都懒得给自己好脸色看。如果家里过得还好,谁又愿意江湖载酒呢!

朱彝尊的年纪已经足够做成德的父亲了,加之半生沧桑,看上去真比明珠老。谈论诗词,这是最好的话题,一下子就把两个人之间的身份给拉平了。他们越聊越投机,朱彝尊也渐渐放开了,像一个真正的才子一样,指点文章,友谊就这样开始了。

从此,朱彝尊成了明珠府上的常客,有时也约成德同游京城。广安门外,有一户精于园艺的冯姓人家,摆弄出了一座闻名京城的花园。眼看着花季将尽了,成德和朱彝尊才施施然地来了。

到了这里两人都想了龚鼎孳。他很喜欢这里的海棠花,见花开而题咏,词作一出便迅速传遍京城。今天的海棠花却见飘零了,龚鼎孳也不在人间了。

他们谈论龚鼎孳以前的词。龚鼎孳这几首词,咏的都是这冯氏花园里的海棠,虽然传唱一时,其实也不过是太平官僚的口吻。

这位龚鼎孳,寓所有香岩斋,词集题为《香岩词》,所以人们以香岩称之。明清之际,文坛有所谓“江左三大家”,即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都是一代文宗。龚鼎孳有一雄段著名的爱情故事,就是秦淮八艳中的顾眉嫁给了他做妾室,后来龚鼎孳在崇祯朝陷入诏狱,两人从才子佳人转为患难夫妻,感情弥厚。后来明朝灭亡,江左三大家全都投降了清政府,龚鼎孳为自己开解,说当时本欲自杀殉国,奈何小妾不让。一代文宗,这样把责任推给了女人。

龚鼎孳先是降过李自成,后降过清,及至晚年,他和顾眉的爱情已成为一段传奇。当年恋爱中的龚鼎孳写过不少诗词,感动过尚在少年的成德。

这次和朱彝尊同游西郊冯氏花园,忆及香岩的海棠词,海棠依旧清晰,旧事却越发迷离。成德脑海出现了一首词: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今年。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浣溪沙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岩词有感》

归途中朱彝尊反复念叨这些清丽的句子。是呀,长在富贵根芽上是一种幸福,纵然飘零不也可以飞舞起漫天红雨么,难道不也是一种美丽?这首词,分明是写给我的呀!

他吟了一首《鹧鸪天》:

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几回宿酒添新酒,长是晨钟待晚钟。

情转薄,意还浓。倩谁指点看芙蓉。行人尽说江南好,君在巫山第几峰。

侧帽,是北朝青年独孤信的一则典故:独孤信姿容绝代,是所有人仰慕的焦点。一天他出城打猎,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被风吹歪了帽子,但他要急忙赶在宵禁之前回城,并没有留心到这个小小的细节。等到第二天,满城的男子尽是戴歪帽子的造型。

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成德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词,脸上渐渐浮现出会心的笑意。他喜欢这两句,喜欢侧帽这个典故。四年之后,他刊刻了自己的第一部词集,取名就叫《侧帽词》。到了那个时候,不仅成德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神仪表会像侧帽而归的独孤信一样成为所有人目光的焦点,他的词作也会随着侧帽风流不胫而走,传唱京城,传唱全国。

以上内容选自苏缨《纳兰容若词传》

好尴尬,今天才发现书名不是《一生最爱纳兰词》,和那一本搞混了....

我第一次看到侧帽的典故,人啊是帅到什么地步才有这样的效果。苏缨拿刘德华做了样版。

有时候人生中会遇到朱彝尊这样的忘年交吧,有些人相交,不在于身份、地位,在于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棠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fwqrtx.html